南派亦稱為廣派。他們的象牙制作側重雕工,講究雕刻和漂白色彩的裝飾,多以質白瑩潤、精鏤細刻、玲瓏剔透見長。當時,廣州是一個沿海口岸,經常與外通商,由于外貿通商的需要,一些迎合西方人土喜好的工藝品種應運而生。這些作品有象牙球、樓船、宮殿、寶塔、妝奩、粉盒等。廣州象牙制品在技術上十分重視做工,加之廣州氣候條件溫暖、濕潤適宜,因此,象牙制品中精鏤細刻的品種就成為廣州南派藝術風格中的主要制品,最著名的是象牙球和雕花鏡奩。
北派指的是北京果園場和造辦處的牙雕。當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非常愛好藝術,在宮中所設置的27個作坊中,就有專制象牙制品的作坊。主管作坊的官員不少都是行家,他們對創作非常重視,而且態度認真。尤其是造辦處位于養心殿,方便于帝王的巡視和盤查。由于造辦處內集中了擅長各門技藝的優秀工匠,因此,各作坊之間在創作上互相影響,在技術上互相借鑒,將其他各項雕刻技法融會到牙雕藝術中來。他們的創作不惜工本,除精雕細鏤外,又重視磨工,使北派牙雕在藝術上逐漸形成了華麗、莊嚴、纖細、富貴、典雅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