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相似區別明顯。圖1中,四只牛角從左至右的排列順序是,犀牛頂角、鼻角、黃牛角、水牛角,外部特征顯而易見。犀角滋潤有光澤;黃牛、水牛角滯澀。犀角的絲紋直線形,互不粘連,定向彎曲呈橢圓扁錐形,背面與凹脊寬度比是2比3;黃牛角是陀螺形圓錐體,橫紋粗糙;水牛角形似橢圓扁平狀,凹面尖突。黃牛、水牛角是較薄的一層空殼,敲擊聲如甲殼;犀角組織則是堅韌整體。
組成結構與理化性質不同。圖2是四只牛角的底部,從左至右排列順序是:水牛角、黃牛角及兩只犀角。黃牛角能見革質蛋白組織;水牛角是黑色角質,無透性;犀角上下通透帶花色。黃牛和水牛角易軟化煮爛,在暴曬干燥下易折斷;犀角不管是蒸煮暴曬都很堅實,出現絲狀縱向和底層片狀裂紋,在適宜環境下又會重新合攏復原。水牛、黃牛角切開的剖面沒有層次結構,在放大、顯微鏡上,細胞粒粗糙松散;犀角的細胞膠狀混合體較緊湊,蒸煮加熱年輪片狀薄如蟬衣可以一片片剝離。水牛、黃牛角灼燒是刺鼻臭味,而犀角灼燒是角香味。
組織和顏色互生交融。水牛、黃牛角的內角有疏松的網眼,而犀角是紅、黃、褐、碧、黑等相交花紋花色,上下連體有透性。犀角可以整體加熱處理改變外形,拉長或擴張,還可以通過拋光處理再染色精工雕飾成藝術品。而普通牛角內外角怎么加熱處理也不能拉長或擴張,尤其是內角只能作肥料或飼料的配方。
生物寶石藥效神奇。犀角是犀牛軀體中最堅實的部分,是難以尋覓的有機生物寶石,具清熱、消腫、解毒、定驚等神奇藥效。在我國,犀角早已列入藥典,珍奇難尋,現在的藥典和藥店中,都難以找到犀角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