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年以前的史記中就記載,有長江中游的商人不遠千里來到這里尋寶,到了明清更有無數的馬隊馱著絲綢蜀布來這里,他們都是為了換取一種被稱為“東方人之夢”的石頭,財富和權力的象征玉石翡翠。雖然這一路要翻越險峻異常的橫斷山脈,穿過瘟疫蔓延的高黎貢山峽谷,渡過惡浪滔天的怒江,幾乎九死一生,但是翡翠的魅力強烈的吸引著外面的人。
當他們看到雙虹橋的時候。一個群山之中令人難以置信的繁榮地區展現在眼前,這就是數百年間世界最大的翡翠集散地??云南省騰沖縣。
在騰沖縣與翡翠最有淵源的要數和順鄉,據說這里的每一棟房屋,每一條街道都藏著一個翡翠的故事,有人因發現寶物而暴發,有人因誤識賤品而頹敗。
據說這里的玉石比玻璃還硬,是眾多玉石品種里最為珍貴的一種,品質較好的稱為翡翠,因為它獨產于緬甸東北部地區,俗稱緬甸玉。當地有句童謠叫“走走走,走到緬甸抓盧比”,這個童謠就是告訴孩子將來長大要到緬甸做玉石生意掙錢,緬甸的玉石產地就在騰沖的隔壁。
清明節這一天,和順人忙著做一種名叫鍋子的宴席,他形狀像火鍋,但沒有湯水也沒什么拿來涮的,說它是燜飯但飯上面有很多菜,據說這是中國風味緬甸做法,是專門招待各方親友特別是那些“走”緬甸的華僑,因為在清明這一天許多緬甸華僑都要回鄉祭祖。
家族聚會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整理家譜,因為家族在不斷的遷徙演變有的后代甚至一輩子也沒回過家鄉,沒關系,只要在家譜理有紀錄,就是一家人。
為什么騰沖人偏要到外面發展呢?這與當地的無頭山有關,在騰沖有句話叫“十山九無頭”,這里70多座無頭的山其實就是古代曾經爆發過的火山,爆發后留下的另一個遺跡就是大面積的沼澤,這是火山巖溶產生的硅藻土形成的,這種土能吸收大量的水,泡發起來漲得像海面一樣松軟,誰也不敢進去,更無法耕作。可由于歷代的屯墾戍邊,遷來大批人口,就形成了人多耕地少的局面,出路在哪里呢?
驛鈴聲聲馬幫來,這是往來四川和南亞印度之間最古老的馬幫,跟著他們也許可以找到新的生活,騰沖人的先輩們加入了這支隊伍,他們向西翻越了以毒蟲和匪患著名的山林,進入了另一個國度,緬甸北部的猛拱帕敢地區,他們一到那里就被當地神奇的石頭翡翠吸引住了,他們立志要把這些不為人知石頭挖出來,變成世界上最美的工藝品,奉獻給家鄉人,奉獻給全世界,經過數代騰沖人的努力這個理想實現了。
男子都出外闖蕩,家鄉就只留下婦女和兒童,那些往日里足不出戶的妻子母親如何才能排解對親人的思念,家里有事又找誰商量呢?這些讓游子牽腸掛肚。
聰明人想出了一個辦法,為婦女們修建公共活動場所,在那個時代最恰當的就是洗衣亭,既能遮風擋雨又方便交流,更重要的是這是當時女性惟一可去的公共場合。也許真的受到了妻子們的夸獎,此后接二連三各種樣式的洗衣亭都相繼建起來。當然這些游子對家鄉和親人的關懷絕不僅僅就是這些洗衣亭,后來人用“琥珀牌坊玉石橋”來形容翡翠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