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形成樹化玉需要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距今1.7年前的侏羅紀,白堊紀時代,是地球上生物大爆發的時期,以食植物為主的恐龍主宰整個世界,與其相匹配的各種植物生長旺盛。這時古木參天,森林密布,為樹化玉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
第二:在樹木埋入地下之前,似乎有一個燃燒或炭化的過程。
第三:要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將森林深埋地下。森林掩埋地下的途徑主要有:
1,地震產生的地殼錯位,斷裂下沉。
2,自然災害引起的地表變化,如泥石流,洪水,巖崩,塌方等。
3,火山爆發后鋪天蓋地的火山灰的沉積。
4,隕石撞擊地球引起地表變化。
第四:需要良好的地質保護條件和環境,包括充足的巖漿,適合的溫度,足夠的壓力,封閉穩定的環境等。任何有關環境和條件的變動都有可能迫使硅化過程終止。
第五:形成樹化玉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木炭是模形,巖漿是填充物。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水分蒸發,礦物質留在模型內,并逐漸取代了木器廠炭成分。這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足夠的時間,一般認為要經過1.7億年以上。
正因為要有如此苛刻的條件,世界上形成普通硅化木的地區并不少見,但真正能形成樹化玉,質地能達到寶石級硅化木的地區仍然非常罕見。緬甸是目前國際上發現的蘊藏樹化玉最為豐富的國家。馬來西亞,菲律賓也有少量發現,但質地遠遠不如緬甸的樹化玉,而緬甸也不是全國都有,只有靠曼德勒一帶的縣市,地區以及臨近省份的幾個村寨才有。因此可以說,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樹化玉資源極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