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盛世繁榮的經濟,帶動陶瓷行業蓬勃發展,大江南北,窯場林立。當時最著名的窯場是"鈞、汝、官、哥、定"等,號稱五大名窯。然而在南方的景德鎮,湖田窯日益興旺起來。這里所生產的青白釉,吸收了各地窯場的長技,又以其所具有的南方人獨特的細膩、秀氣的氣質,而名揚天下。
在我國的第一部陶瓷專著《陶記》中稱:"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潔白不疵,故于他所,皆有'鐃玉'之稱。"這是作者蔣祈對青白釉質量的高度概括和贊譽。自此之后,我們的陶瓷典籍中,"饒玉"之說一直沿用,有口皆碑,成為定論。
人們欣賞湖田青白瓷如玉品質,直接將之喻為"玉",謳歌盛贊之辭不絕典籍。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蔭》云:"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該詞中所謂玉枕,就是青白釉瓷枕。《容齋隨筆》載:"彭器資尚書文集有《送屯田詩》曰:'浮梁巧燒瓷,顏色比瓊玖'……"此處"浮梁"即"景德鎮","瓊玖"即為美玉。容齋先生洪邁是南宋端明殿大學士,他在書中所載詩句說明了當時景德鎮所燒制的青白釉瓷的精美絕倫,加之宋人有尚玉之風,所以青白瓷一經出現,立即受到了當時人們的歡迎。
后世歷代的陶瓷專著中,也對湖田青白瓷贊譽不絕。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之《陶埏》篇中:"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乾隆四十八年本的《浮梁縣志》卷十二,引吳極《昌南歷記》中曰:"武德四年,有民陶玉者,載瓷入關中,稱為'假玉器',獻于朝廷,于是詔仲初等暨玉制品進御。"這類似玉、如玉的贊詞,在明清兩代更甚,出現了大量在瓷器直接書寫似玉如玉的堂名款識。法國傳教士殷宏緒在1712年給法國的第一封介紹景德鎮制瓷的書簡中盛贊曰:"瓷器自古呈絕妙的白色,毫無缺陷,其傳入各國者,被稱為鐃州之寶玉。"當代文物鑒定家趙自強先生認為,湖田窯青白瓷有"清淡素雅釉色美,溫潤如玉質感美,胎薄如紙體質美,高貴典雅造型美"等四大藝術成就,湖田窯青白瓷"每一件作品都那么明亮、清澈、精細、輕盈和高貴,而且落落大方。它既有女人嬌態,又有男人雄姿,兩者的內涵結合出最美的體魄。所以,古人、乃至今人視湖田窯如玉,視玉為寶,視湖田窯也是寶。"
為讓廣大藏友更多地感受宋代景德鎮湖田窯青白瓷的精美,我們特舉辦這期青白瓷網上展館,希望廣大藏友瀏覽后能印象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