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和田玉的稱謂很多,除“和田玉”外,還有“軟玉”、“角閃石玉”、“透閃石玉”、“昆山玉”、“昆侖玉”、“于田玉”、“真玉”、“白玉”等。周南泉先生在給玉的定義時提到:“中國玉是珍貴天然礦物的一種,其表面(或作成的器物)要有溫潤光澤的質感,礦(硬)度在4至6.5度,比重較大和有一定的韌性,其色表現(xiàn)在一塊材料較純,具白、青、碧、黃、墨五色之一種。”并且表示:“上述定義中的各個因素是全面的、統(tǒng)一的,缺一不成。”李兆聰女士提出:“在自然界中凡是質地細膩、堅韌、光澤強、顏色美觀,由單晶礦物或多種礦物組成的巖石,均可作為玉石。”古代提出的“五德”(仁、義、智、勇、潔)、“七德”(仁、智、禮、義、信、德、道)、“九德”(仁、智、義、行、潔、勇、情、容、辭)、“十一德”(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也是解釋什么叫玉的問題,現(xiàn)在看來,古人下的定義:“石之美者,玉也”,簡單通俗,仍然適用。我國自古以來,使用的繁體的寶字,就是由“門”、“玉”、“爾”、“貝”四字組成,意思是在宮廷房屋之中,藏有珍貴美麗的玉,藏有帝王權威的印爾,藏有商品流通媒介的貝;可見,古代的寶物中“玉”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1860年第二次雅片戰(zhàn)爭,英、法侵略者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乘機掠奪了大批珠寶玉器運往歐洲。1863年,著名的法國礦物學家A•德穆爾對掠來的和田玉和翡翠作了系統(tǒng)的礦物學、巖石學鑒定和分析,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中國玉”(應該是指“東方玉”)有兩種:和田玉是一種由極細小的纖維狀角閃石所組成的“角閃石玉”,翡翠是一種由極細粒堿性輝石所組成的“輝石玉”,按摩氏相對硬度的差異,和田玉硬度略低于翡翠,稱“軟玉”,翡翠則稱“硬玉”。
因此,國外傳統(tǒng)意義上所說的“東方玉石”主要是指“軟玉”(中國的和田玉)和“硬玉”(緬甸的翡翠)兩種。
玉石品種繁多,軟玉和硬玉一直是所有各類玉石中的佼佼者,在中國歷史上,和田玉(軟玉)一直受到上至皇親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青睞。“軟玉”一詞也是地質行業(yè)常用的礦物學名稱。外國人說中國玉,常常就是指和田玉,如前蘇聯(lián)地質學家、蘇聯(lián)科學院費爾斯曼院士將軟玉統(tǒng)稱為和田玉或中國玉。
我國古代傳統(tǒng)習俗一般以產地為玉命名,如昆侖玉(昆山玉)、獨山玉、岫巖玉、藍田玉等。春秋戰(zhàn)國末期,李斯上書給秦始皇的《諫逐客書》,記載了“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呂氏春秋•重已篇》也有“昆山之玉”之稱。《史記•趙世家》則記述了當時人們對“代馬、胡犬不東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寶亦非王有已”的擔心,很明顯“昆山玉”一名,在實踐和理論上均能成立。千字文有“金山麗水,玉石昆侖”之說,均以昆侖山得名,或稱昆侖山玉(昆侖玉),昆山玉又是和田玉的古稱。“于田玉”是指古代于田國所產的玉,于田國的中心在現(xiàn)在的新疆和田地區(qū),清朝光緒年間設和田直隸州,故有“和田玉”之名。
“角閃石玉”、“透閃石玉”是指和田玉所含礦物的主要成分。角閃石是角閃石族礦物的總稱。根據所屬晶系的不同,可分為斜方角閃石和單斜角閃石兩個亞族。單斜角閃石屬單斜晶系,主要有透閃石、陽起石、普通角閃石等,所以稱角閃石玉。當玉石的主要成分為透閃石時,稱透閃石玉。經過調查研究,和田玉的礦物成分以透閃石為主,含量一般在95%以上,透閃石含量越高,和田玉質量、品種則越好,并且有較強的油脂——臘狀光澤。從地質學觀點和田玉的涵義是:分布于中國昆侖山脈和阿爾金山脈,由鎂質大理巖與中酸性巖漿接觸交代而形成的軟玉礦,與超基性巖無關,其成因不是區(qū)域變質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觸交代形成。這在世界上已經發(fā)現(xiàn)的軟玉中是非常獨特的。世界其它地方的軟玉品種單一,并且大多是碧玉,像和田玉中這樣的軟玉--白玉,卻十分罕見。所以,和田玉的玉質居世界軟玉之冠,應該說是當之無愧的。
和田玉定名主要考慮以下三點:①結構細膩,顆粒極小,油脂———臘狀光澤較強;②地區(qū)分布以中國昆侖山脈為典型代表;③屬軟玉,白玉是和田玉的基本品種,羊脂玉是優(yōu)質白玉,其它還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糖玉諸種。
“真玉”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和田玉的評價和信任,古人把玉的五種物理性質:①溫潤光澤;②致密,且表里如一;③聲音舒緩悠長;5縝密堅實,且柔韌有余;⑤斷口有棱有角,且不鋒利。和田玉應全部具備的這五種性質,故古代文獻中把和田玉稱為真玉,不具備這五種性質的稱為假玉。我國現(xiàn)行的《珠寶玉石國家標準》定名規(guī)則是:“直接使用天然玉石基本名稱或其礦物(巖石)名稱。”并指出:1.不用雕琢形狀定名天然玉石;2.除保留部分傳統(tǒng)名稱外,產地不參于定名;3.不允許單獨使用“玉”或“玉石”直接代表天然玉石名稱。和田玉雖然屬于軟玉,它卻是軟玉中的佳品,其名稱在中國被使用了幾千年,所以,在2003年11月修定后的《珠寶玉石國家標準》中,重新明確規(guī)定了可以使用“和田玉”定名。和田玉已由產地名稱,演變成天然玉石品種名稱,已經不再單純是產地含義。和田玉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玉文化歷史長河中,深深印入中國人的腦海,很難抹去人們對它的永久記憶。和田玉在商業(yè)貿易上,已經成為中國甚至世界公認玉石類的著名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