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區軟玉礦體呈透鏡狀、脈狀、似層狀、團塊狀等產出于酸性巖漿巖與白云質大理巖的接觸帶中,其中以透鏡狀為主,透鏡體大小不一。從其斷面上觀察,可見明顯的分帶現象:從邊緣到中心,軟玉顏色依次漸變為褐色、棕黃色、黃色、青色、青白色、白色;礦物粒度由粗逐漸變細;透鏡體中央常有較高品質的白玉產出,不僅色白,質地也非常細膩。
礦體有較富特色棕色、褐色的糖玉品種,這與新疆和田仔玉和糖皮非常相似。在礦區附近原始森林的河流中,有仔料產出,但開采不便,產量較小。
通過研究發現該地區所產的軟玉主要礦物成分是透閃石,雜質較少。碧玉中陽起石含量增高。與新疆軟玉(和田玉)在成因、產狀、礦物成分、雜質組分、結構、外觀上極為相似(比青海軟玉更具欺騙性)。
二者區別:
1和田玉結構為典型的氈狀交織結構,礦物顆粒非常細小,一般為0.001mm左右,表現在外觀上即為:質地細膩,“油性”強,“飯粒”感弱。
2俄料由于中細粒斑狀變晶結構的軟玉產出比例大,礦物粒度不均一,因而在外觀上表現為質地細膩程度不夠,“油性”差,透光觀察粒狀感強(相對和田玉),光澤略帶瓷性。
3在俄料中有相當部分也有“糖皮”,但與和田玉不同它是由于山料受到沿節理縫或裂縫的鐵質浸染而成,且多數“糖皮”較厚。
4有的同行從顏色上區別和田玉和俄料,認為俄羅斯料色白中透紅,和田玉白中泛青。 以上幾點不可一概而論,俄羅斯軟玉中的上品無論在“白度”還是“油性”上絕對可比‘羊脂’,而和田玉中的部分山粒和俄羅斯軟玉區別真的不大。 俄料軟玉的產地古時也屬中國版圖,現已劃歸俄羅斯。俄料的物理特性與新疆山料基本相同,有的比較透一點,可能因所處的緯度高一點,所以色調偏冷,有僵硬的感覺,油潤性比較差。現在市場上最好的俄料價格已超過新疆料了,因為新疆已好幾年沒有開采出上等的山料了,現在出產的新礦料質量還比不上上等的俄料。所以個人認為好的俄料升值潛力還是有的。
俄羅斯玉與和田玉的區別
近幾年,國內玉石市場上出現大量的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的軟玉雕件。其外觀與新疆和田玉十分相似。
1:礦物成分
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軟玉的主要組成礦物是:透閃石.約占總量的 90%以上,雜質礦物含量較少。主要是:白云石.石英.磷灰石.磁 鐵礦.粘土礦物等。
2:顏色
該地區軟玉的顏色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糖玉.
3:光澤
該地區軟玉總體成油脂感的玻璃光澤-油脂光澤,略帶瓷感。這是因為軟玉是多晶集和體,大量取向不同.粒度略有差異的極細小透閃石顆粒造成漫反射及漫透射,使得其光澤較為柔和。但因為該地軟玉的礦物顆粒與新疆和田玉相比略粗,構造裂隙也比新疆和田玉發育,故光澤不及后者滋潤柔和。
4:透明度
該地區軟玉總體上有些發干,呈半微透明,這與其礦物粒度.結構構造.雜質含量.裂隙多少等有一定的關系。
5:相對密度
俄羅斯的密度略粗.結構差。所以帶的時間久了,會變黃.發黑。
6:硬度
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軟玉的摩氏硬度在5.2--5.4之間。和田玉摩氏硬度在6.5--6.9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