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午的開幕式剛結束,我們一行四人便匆匆驅車趕往潘家園。可能是天氣太冷的緣故,偌大的市場里淘寶的人并不多。我們邊瀏覽邊閑聊,不時拿起一兩件器物同老板侃價。大半圈逛下來,同伴差不多都有了收獲,惟我還兩手空空。看著天色已晚,我正感心焦時,忽見一地攤上有對石雕般的器物,便蹲下喚老板拿來看看。
那女老板見有買家要貨,先是笑笑,然后才拿起石雕遞給我,并說:“這對鎮紙挺吉祥的,功也不差。”我不置可否地“嗯”了聲,仔細鑒別起來。鎮紙約有16厘米長,寬6厘米左右,整件鎮紙為一尾鯉魚造型,系青田石所雕,但絕不是封門石之類的好石,表面赭褐色包漿。鯉魚的頭、鰓、鰭、鱗雖只是寥寥數刀,但功力到位,十分逼真。底部雕一古幣,外圓內方,明顯寓有“連年有余”的含義。我心里喜歡,卻不喜形于色,只是搖頭放回地攤,又順手拿起旁邊的手串問:“這個多少錢?”“300元。”“這么貴?”我裝著想要,同她侃起了價。侃著侃著,我忽然指著鎮紙道:“那這對石頭呢?”女老板說:“喊價是200元,既然你嫌手串貴,就給你150元。”我說:“湊個整數,100元,怎樣?”“我這是在做二傳手么?”女老板說著自己也笑了。我見狀,趕緊來了個“銀貨兩訖”。
我背著包剛走到大門口,就被同伴叫住 ,問起淘寶的經過。我忙把這對鎮紙拿出來,同伴問了價錢后,都笑道:“這鎮紙是開門貨,在上海起碼也要1000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