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文字的書寫藝術,特指以毛筆并通過字的結構、章法、墨法、書體來表現漢字的藝術。它是中國文字在書法家審美觀的長期運用和發展中形成的特有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
毛筆是書法的最主要工具。用毛筆來書寫文字,逐漸演變成書法用筆的藝術技巧,從而構成書法藝術的要素。書法的用筆主要包括筆法、筆力、筆勢、筆意等藝術技巧。①筆法有:起筆、收筆、圓筆、方筆、中鋒、側鋒、露鋒、藏鋒、提按、轉折等。②筆力指筆畫的內在力量。無論是剛健或柔軟的筆畫線條,在用筆中要表現出有一種內在的力量感。③筆勢指用筆時所形成的氣勢。筆勢有筆斷而氣勢不斷,點畫形狀雖各不相同,但其勢則渾然一體。④筆意,即筆畫線條所表現的感情、意趣等。我國古代書法的字體主要有:篆書(包括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戰國篆書和秦代小篆)、隸書、楷書、草書(可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行書等。
秦漢時期的中國書法
中國秦漢時代漢字的變遷最為劇烈,大篆經過省改而創造了小篆,隸書發展成熟,草書發展成章草,行書和楷書也在萌芽,書法家也隨之大量產生,文字的變化和書法的成就給以后書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小篆是秦代的官方文字。秦統一六國后規定“書同文字”,小篆形體長方,用筆圓轉,結構勻稱,筆勢瘦勁俊逸,體態典雅寬舒,主要用于官方文書、刻石、刻符等。秦代權、量、詔版刻的文字也是小篆,但由于刀刻和受當時民間書風的影響,風格比較質樸,筆畫多為方折,線條瘦硬,鋒棱俏麗。
秦代書法墨跡有帛書和簡書,文字大都屬于隸書。但有的字仍保留篆書的結構,是篆隸遞變中的古隸。字形有長方、正方、扁方等變化,筆畫渾厚樸茂,結構方圓相輔,書法工整端秀。秦代書法家有李斯、趙高、胡毋敬、程邈等。李斯取史籀大篆而創造小篆,對后代篆書影響很大,他的書法骨氣豐韻,方圓妙絕。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書法
中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是各種書體交相大發展的時期。這時隸書已走東漢末年程式化的末路,楷書趨向成熟,草書經章草階段發展成今草,行書在隸楷遞變過程中從產生到發展成熟,這期間涌現出了眾多著名書法家,產生了許多重要的書法理論著作,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光輝燦爛的時代。
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西晉因禁止立碑,流傳豐碑巨碣較少,墓志因此逐漸興起。隸書到東漢,已臻登峰造極階段。此后碑刻隸書過分追求波挑的裝飾性,變瀟灑自然的挑腳為棱角整齊的挑法,波勢趨向方直,起筆強調方截,千篇一律,因此精美多姿的漢隸開始走向末路。
魏晉著名的書法家有王羲之、王獻之、衛峴、鍾繇、胡昭、韋誕、皇象、蘇建、衛瓘、索靖、衛恒、陸機等。他們的作品有的有刻帖流傳,如鍾繇有《薦季直表》、《賀捷表》、《墓田丙舍帖》、《力命表》、《宣示表》等,這些作品有的刻成單帖,有的收集在叢帖中。
魏晉流傳至今的墨跡大都是勾摹本和臨摹本,其中以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的書跡比較多。東晉書法最盛,書法家亦比較多,如庾、郗、王、謝等大家族,父子祖孫以書法著名不在少數。其中如王導、王洽、王珣、王薈、王徽之、王廙、庾亮、庾懌、庾翼、郗鑒、郗愔、郗曇、謝尚、謝安、恒玄、楊羲等,都是著名書法家。
南朝宋、齊、梁、陳是楷書盛行時期。楷書經過魏、西晉的發展,到東晉已趨成熟,南北朝碑刻書法大都是楷書書寫。南朝著名書法家有羊欣、孔琳、蕭思話、范曄、王僧虔、蕭子云、蕭衍、陶弘景等。
北朝碑刻書法比南朝要豐富多采,北魏初期書法方勁古拙,仍保留部分隸書筆畫。北魏帝王提倡佛教,開窟造像之風大興,因此造像碑亦大為興起。這些造像、造像碑大都有題記,書法藝術遺跡保留至今的也非常豐富,著名的龍門石窟成為北魏書法藝術的寶庫。其書法結體緊勁,風格雄強,可以代表太和間雄偉渾厚的書風。北朝碑刻書法以北魏和東魏為最精,風格多樣,有如百花爭艷,使人應接不暇。
書法理論在魏晉南北朝時代也得到繁榮和發展。中國書法經過兩漢、魏、晉的發展,各種書體都已成熟。魏晉南北朝書法理論著作主要有:衛恒《四體書勢》、索靖《草書勢》、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王愔《古今文字志目》、王僧虔《論書》、虞和《論書表》、蕭衍《觀鍾繇書法十二意》、《與陶隱居論書啟》、庾肩吾《書品》、袁昂《古今書評》、江式《論書表》等。
隋唐時期的中國書法
隋、唐是中國書法史上最繁盛的時期。隋代立國時間較短,書法雖臻于南北融合,但未能獲得充分的發展,僅為唐代書法起了先導作用。
唐代書法可分三個時期:初唐、盛唐、晚唐。唐初社會安定,經濟日益繁榮,書法亦蓬勃發展。唐初書法家的代表是歐陽詢、虞世南和褚遂良。歐陽詢的書法法度嚴謹,雄深雅健,以險峭取勝。虞世南的書法沉粹安詳,不露鋒芒,筆力堅實,外柔內剛。褚遂良在唐初三家中是后起之秀,字清勁秀穎又內含筋骨,在筆法上有新的創造。另有薛稷,師褚遂良,曾同歐、虞、褚并稱初唐四家。唐太宗李世民在書法創作與書法理論上亦頗有建樹,在理論上主張學書法要學其骨力。稍晚的重要書法家有孫過庭和李邕。孫過庭善草書,師法王羲之、王獻之,工于用筆。其書法俊拔剛健,被認為是二王草書典型傳派。李邕多以行書入碑,書法瘦勁厚重,縱逸通達。這個時期的書法家還有歐陽通,書法矩矱森嚴,意態飄逸,略少含蓄。賀知章善草書,有落筆龍蛇之喻。另如趙模、王行滿、敬客、王知敬、陸柬之等一大批書法家及其作品也都有相當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