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價值。招貼畫有的是中華民國的,有的是解放初期的,有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前前后后上百年的歷史。從內容到藝術,代表近一個世紀的中國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涵蓋這一段歷史的重大變革和社會進步,有一定的歷史性。
2.藝術欣賞價值。招貼畫藝術性很強,宣傳畫是經過藝術繪畫和攝影技術來感染人,達到教育人、鼓勵人的目的。因此,許多年畫、電影海報,宣傳畫經過了許多藝術家反復修改后,才確定印刷發行,大部分作品都含有很高的藝術性。許多繪畫和攝影形象逼真,畫面精致,內容簡潔。里面的山水、人物栩栩如生。使人觀后愛不釋手。招貼畫中有油畫、水彩畫、國畫、工筆畫,無奇不有,文字藝術也很有美感。是人們飯后神游的廣闊天地,有極高的欣賞性。
3.文物價值。無論從民國時期月份牌年畫到今天的年畫,還是解放以后的電影海報和各個歷史時期的宣傳畫,都帶有文物性。文物的定性:凡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都是文物。不言而喻。月份牌年畫、海報、宣傳畫都是國家的文化遺產,有的招貼畫早已成了古董。
4.不可再版。招貼畫由于年數已久,其畫稿、樣稿早已掃地出門了,當了垃圾品。況且從解放到現在由于各種政治運動導致電影院的搬遷,加上印刷廠倒閉,畫家流世等原因,招貼畫都不具有再生產性。其中還有許多名家名作,名畫攝影作品。比如,趙宏炳、劉旦宅許多的作品都有一定的價值。就李可染繪的宣傳畫來說,50年代初繪制的宣傳畫,到現在近50年了,50年前的宣傳畫到現在又能留幾張。如今他畫的宣傳畫雖然是印刷品,也是十分名貴的珍藏。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5.稀缺性。招貼畫經過一個世紀大量銷毀,目前存世量都較少。比如電影海報,中國電影總公司發至全國各地,無論在城市,還是在工廠、農村、學校、部隊都有張貼海報,許多地方不只是在電影門口貼一張, 而是在許多市區張貼。不少電影海報連一張也難找出來,有的成了孤品。
6.受到國際認可。國內郵票、書畫、連環畫、古董、家具等有人炒作,而招貼畫,卻連收藏的人都很少,不少好的招貼畫卻被法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臺灣、香港、澳門留學生收購一空,似乎一塊黃金埋在土里,國內人還不知道。外國人卻拼命在尋找地下黃金。現在國外不少國家炒賣電影海報成為風尚。如美國一張《獨立戰爭》的海報拍賣為100多萬美金,英國一張《木乃伊》電影海報拍出了25萬美元。
7.增值性能。收藏招貼畫和收藏其它藏品一樣具有增值性。筆者在1990年,購買一張全開的“文革”色彩較濃的宣傳畫。只需花2至5元錢,而現在購一張卻需200至1000元,升值的速度驚人。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東西會越來越少,其升值潛力無法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