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友們購買紫砂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作為品茗的實用器具,也有的是用來作為收藏的。很多人在收藏紫砂壺時往往會忽略紫砂壺的實用性,更看中紫砂的交易價值。如果購買紫砂壺是作為品茗的實用器具,那么就需要從壺嘴的出水、壺鈕的拿捏、把手的端握、壺口的形狀、容量的大小、器型這幾個方面來綜合考量。
下面就給大家來一一分解。
壺蓋
紫砂壺的壺蓋是可實用可陳設的藝術品,一般通過壺蓋就能出整個壺做工的精良與否。對于大多數的圓形壺蓋來說,通轉不滯,壺蓋和壺身之間的間隙要比較緊密,但是要略微留有一點余地。有的壺蓋和壺身之間的密封性很好,用手按住壺蓋上氣孔,泡茶傾倒壺身時壺嘴里流不出水來,這樣的紫砂壺就是實用性比較好的。
壺嘴
壺嘴的出水是否流暢,也是實用性方面的一項。壺嘴流涎,即倒茶時,嘴口不暢余瀝不盡,這是一般壺的常見現象,癥結在于壺嘴中空與壺身通孔的處理沒有到位。最好是茶壺中傾倒出來的茶水 圓柱 要光滑不散落。反之,壺嘴茶水傾出時,即散落迸濺,則不可取。像一些直嘴(炮管嘴)、短嘴的器型就比較容易達到這樣的效果,壺嘴造型復雜的就很難做到。
壺把
壺把的端拿舒適與否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壺把和壺嘴,對全壺的均衡起著很大的調節作用。若壺身、壺嘴、壺把三者之間失去協調,整個造型就會顯得不舒服,從視覺上看起來也不美觀。壺嘴與口大致相平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否則嘴低于壺口,往壺里倒水時,壺內水未滿壺嘴就會先流水。反之,倒水時,壺嘴未出水而壺口先出水。至于把手的高低則沒必要強求一致,只要達到整體器型的均衡飽滿即可。壺把大小以便于拿捏為好。太小手指很難在里面伸展活動,太大與壺的整體比例不協調。耳形把,或正裝,或倒裝,太大失衡,太小拿捏不穩。
容量
壺的大小以毫升計量,和具體的品茶人數密切相關,最常見的是一人或兩人在喝。像這種情況下,壺容量的大小以150毫升到200毫升的小品最為合適,一般盡量控制在200cc以內。如果喝茶人數較多,可以根據人數適當的放寬容量。
器型
器型方面的選擇,以圓形或者扁一些的形狀合適,可以讓茶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根據自己喜歡的茶,來選相應形狀的壺型。這里需要補充強調一點,像方器和筋囊器這類的器型,觀賞性比較好,但是實用性通常要比圓器要差一些。所以在實用性和觀賞性方面,需要壺友去掌握好平衡。
總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實用性是考量一把紫砂壺的首要條件。但追求實用不代表說就不要藝術性和觀賞性了,要掌握好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如有其他紫砂方面的問題或者疑問,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私信進行咨詢。(來源:紫砂文化百科,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