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多圖|史上最全紫砂壺圖鑒(四)》
花塑器又稱為 花貨 ,是對雕塑性器皿及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器皿造型的統稱。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象的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如將松竹梅等形象制成各種樹樁形造型。這種壺藝造型規則是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夸張,又應著意于風格瀟灑 。例如此類壺藝以松竹梅為裝飾題材時,勁松要刻劃出枝干勁拔,針葉挺秀,氣勢鏗鏘;秀竹則要求嫻靜有致,俊逸瀟灑;冬梅又須主干蒼勁,寒中獨俏,素枝閑花,以簡為主,達到疏中見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氣息的藝術效果。
在中國紫砂壺的發展史上,供春壺的制作有著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紫砂壺走向成熟并發展到高峰的開端,而供春壺也已成為中國紫砂壺的一個象征,是中國工藝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代表。供春壺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宜興制壺藝人供春所制,供春壺最初稱作 樹癭壺 ,為紀念供春后改名為 供春壺 ,此壺是供春仿照金沙寺旁一顆銀杏樹的樹癭制作而成,他在壺上刻上樹癭上的花紋,燒成之后此壺卻是非常古樸可愛,后來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便聞名于世。
南瓜壺 ,以瓜形為壺體,瓜柄為壺蓋,瓜藤為壺把,瓜葉為壺嘴,構思巧妙,雅而不俗,陳鳴遠作傳世品現藏南京博物院。
竹 是品性高潔的植物,尤其是在宜興這樣一個竹的海洋,竹,更是人們眼里口中的愛物,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竹段便是以竹為主題的經典壺型,壺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筆直而粗壯的壺身,給人一種踏實之感,壺嘴、把、蓋鈕亦取竹段,生動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壺亦清高。昔有東坡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板橋竹石圖數幅,以達文人之意。今竹寓于壺,更顯清雅。
典型傳統壺型,是魚躍龍門之意。魚化龍壺制作因名家的不同而特點各異,如邵大享的龍不見爪,而黃玉麟,俞國良的龍爪清晰可見,唐樹芷的龍爪也不見,但邵大享用堆浪鈕,其后的黃俞唐又都改成云形鈕,又具一定的時代特點。
牡丹雍容華貴,端莊富麗而引發人們諸多聯想,派生出與之相關聯的一系列文化象征意義,第一牡丹是中國國花,其象征國家繁榮昌盛;第二牡丹花姥紫婿紅,富麗堂皇,從氣質上給人以富貴之感,象征對富裕生活的期盼與追求,第三牡丹也有勁骨剛心、不畏權貴的高風亮節,其實牡丹也是美的化身,純潔與愛情的象征,從種種象征意義來看中國人對牡丹是多么的看中,故而牡丹不但成為文人墨客口中稱頌的對象,也成為藝人手下最亮的靈魂。
桃,鮮果也。老壽星手中捧著的就是一個大壽桃。民間傳說能得到此桃者,必能福壽盡享,長命百歲。心靈手巧的制壺人常在茶蓋上塑一壽桃為紐,精致小巧,惹人愛慕。然終究栩栩如生者多,得仙氣者少。《壽桃壺》壺身以碩大豐滿的壽桃為主體,線條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均成拋物線狀,圓潤飽滿,惹人喜愛。
佛手壺最早創于1300年前,而紫砂佛手壺的來源要從龍門石窟說起,在龍門石窟博物館陳列著一佛手雕塑,佛手雕塑纖如蘭花,作者見此十分養眼的雕塑心中靈感一現,想到了西游記中的如來佛,正是這只佛手神通廣大協助唐僧西天取經,為還原西游記中佛手的原型,作者制作出經典器型佛手壺,而紫砂壺的神韻便如同這佛手造型線條優美,流暢舒展自然。
報春壺的壺蓋壺把和壺嘴以樹木為形,壺身卻為圓壇形,恰恰顯示出報春壺美麗逼真。特別是壺嘴像勁松一樣向上傲立,代表著松樹的頑強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代表春天的到來和大地復蘇,樹木伸開枝干迎接春天。報春壺從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以竹為題材,夸張變化成形,壺身塑成主干,竹節簡潔有致,中正沉穩。流、把化為新抽嫩枝,動勢內醞,生動有力。蓋上堆塑屈曲的竹枝為橋形鈕,鈕下貼塑竹葉紋飾。作品將竹子的特性以及高潔品質表現得淋離盡至,雙線竹鼓以其獨特的造型在紫砂器型中有著屬于它的一席之地。
泥色呈古老蒼松樹皮質感,造型以松段一截做壺身,結構極嚴謹,比例合理協調,整體氣勢古樸。樹皮斑駁蒼勁,松枝虬蟠其上,針葉寫型亦寫意,形意俱佳。壺嘴與把手均以老松枝塑成,質樸古雅,挺秀有神,形象逼真;壺蓋為嵌入式,口蓋緊密無間,蓋呈不規則形,有年輪效果。
整款壺上豐下斂,圈底收縮,卷沿,與壺口一致。截蓋,壺蓋略微隆起,梅樁造型的壺鈕搭接呈橋形,更有小枝自壺鈕胥出,甚是生動。三彎流一側胥出一枝梅枝,貼于壺壁之上,幽幽生香。除卻梅花造型,竹子裝飾的壺同樣不俗。的流把竹節造型,壺鈕與壺嘴均有竹枝胥出,竹韻悠悠,清秀動人。松的造型同樣不同凡響,松枝造型的壺嘴、壺鈕胥出松枝,松枝乃是綠泥裝飾,更有樹癭突出,生動逼真。
松鼠葡萄作品古雅大方,且極具自然趣味,枝葉及葡萄繚繞壺的全身,數只松鼠跳躍其間,憨態可掬,惟妙惟肖。壺蓋略凸,以葡萄枝為紐,彎曲有致,整個壺勾畫出一幅立體的藝術畫面,真正做到了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風卷葵因為其造型簡潔明快,曲線順暢自然,規范的圖案以及生動活潑的形態成為花貨的傳統經典器型之一,展示了花貨自然、生動細膩、生機勃勃的風貌英姿,象征了生命的頑強以及長盛不衰。
蔣蓉在造型上,不求形似,而是以藝術夸張的手法,將荸薺的細微之處,以逼真的精雕彰顯出來。尤其是那荸薺芽狀的壺鈕,無疑是此壺的點睛之處,讓人望了會有種想去提一提的沖動。取荸薺之形,塑造紫砂;納清泉陽羨,滌蕩心靈塵埃。
所謂 束柴三友 ,乃集松、竹、梅三干而成,亦稱 歲寒三友 ,意指寒冬臘月,獨近自然之精神。壺身仿似松、竹、梅三樹段束于一體,松段的松鱗、松針,梅段的桿枝、花卉,以及竹段的竹節、竹葉,都刻劃仔細,自然夾置,于繁復中見規整條理。壺把狀若虬屈的松枝,壺流有如橫生的梅枝,蓋紐又巧塑成一段竹節,更為絕妙的是,在樹干小洞中,還塑有兩只小松鼠。全器渾若天成,成為絕妙名壺。
環龍三足壺將現代意識與傳統藝術融為一體,三足鼎主體飽滿而穩重,龍首躍出成柄力勁無窮,且神龍見首不見尾,壺蓋之上配環龍圈為鈕,有點睛之筆的妙用,從古至今, 龍 被視為自然的原始力量,象征著權力、長壽和興盛,此壺表達了設計者的巧思妙想!《裙花提梁壺》器身為橢圓形,下部為六瓣紋飾,凹凸相間,口飾云肩線與腰圓蓋板相吻合,蓋面貼飾如意菱花,點明主題,中間壺肩處貼飾百結繩紋,將多種技法集于一壺,配以三彎流方嘴,扁方體提梁乘勢而立,俏麗俊秀,樸實無華,呈現敦厚、渾樸、融圓,人品、藝品的表里如一。(完)
延伸閱讀:
多圖|史上最全品茗杯圖鑒
多圖|史上最全蓋碗圖鑒
多圖|史上最全茶針盤點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