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多圖|史上最全紫砂壺圖鑒(三)》
筋紋器:紫砂 筋紋器 形態多姿優雅。講求淳樸逸秀的風格。故精雅之壺須精細之坭,紅坭圓條比紫坭圓條優勝一籌,墨綠風卷葵成色清純細膩,易體現造壺風格,壺之總體,配置最美坭色,方現五彩斑斕之光澤,但是又考慮制作與燒成,應注意坭料顆粒度,稍加適量的砂土,亦可形成胎質獨特的肌理效果,達到 妙不可思 的微妙藝術境界。
紫砂 筋紋器 ,由坭片鑲接、壓筋紋、依據樣板校準、拼接而成。這是獨特的成型手法,使作者藝術才華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使壺藝個性鮮明,工巧是制作 筋紋器 之前提。有 良工雖巧,要先器具修而制度精 之名言。制成各種工具,如壓筋紋的線梗、理筋紋的內外鐵皮刀、清線之明針等等,工藝制作切忌馬虎,定須精到,方可出精品。紫砂制作工具,包含諸多的審美理念,是技與藝相結合的產物。
菱花壺通體作菱花式,蓋身渾然一體,分六瓣組成,上下對稱。棱線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權衡比例,秀麗可愛。壺式由線云壺變化而來,橋鈕與菱花瓣相融,嘴作棱花式,胥出自然,把彎曲恰體,端握方便,壺腹中央束一方腰帶,整個菱線自壺頂至壺底相交成一點,分毫不差。壺蓋六面可置換,十分嚴密,技藝精湛。
仿古如意是在傳統造型仿古壺的基本上加以創新演變而來,壺身周圍有如意紋飾裝飾,整體錯落有致,骨肉勻亭,壺的口沿與壺蓋截成一條圓線,口蓋各占一半,蓋子蓋上即合成飽滿的圓線,其對作者的考量可想而知,壺流胥出自然,壺把勻勢而起,且與壺身如意貫氣,壺鈕為如意形橋梁式,平緩舒展合體,整器精美絕倫,而且能夠在泥色的襯托下呈悠然、典雅之美。
菊蕾筋紋器是一種制作難度比較大的工藝,不但要求制作的花瓣清晰可見,且要做到均等分配。此壺壺身中間由一筋紋將整體分為均等兩部分,上下兩種花紋對稱協調,壺把與壺嘴遙相對望,呈現出一種鳥兒飛的假象,特別之處還在于壺蓋的制作,其花紋要求與壺身相對應,往各方向轉動皆可銜接自如,其所需技藝是可想而知的,肌理溫潤,協調感十足。
此壺造型從莖形蓋鈕如花蒂狀,逐漸延伸至壺肩壺身上部,氣勢飽滿,渾圓如玉。花蒂下逐漸展開花瓣至壺腹處膨脹至極,給人以心靈的震動。壺足亦呈展開狀,壺嘴壺把如花莖延伸,自然和諧,成完整玉蘭花狀。歷來為后代藝人仿造,成為楷模。
合菱壺鈕與壺身均是由上下相間的筋紋花瓣咬合而成,含苞待放。壺蓋同樣是六瓣花瓣造型,筋紋溝壑深深,老師刻意表現出筋紋特有的凝重感,從而凸顯出花瓣的肥碩。整個壺身是由六瓣花瓣上下鑲接而成,分布均勻,其中兩瓣分別胥出壺流和壺柄。流和把采用素面造型,嘴頭尖尖且修長,很是鋒利,飛把同樣氣勢挺峭,鋼骨盡現。
葵仿古壺是紫砂壺的傳統作品,是在圓仿古壺中用筋鑲、塊面轉折的表現手法制作而成。葵仿古以六棱葵瓣為圖案,加上嘴、把、蓋也用筋紋起線,使整個壺的造型協調統一。筋紋凹凸有致,氣勢挺拔貫通。作者張普泉,制作此壺顯現了他的精湛技藝。
清朝制壺名家邵大亨,所做的龍頭一捆竹,是根據一個非常動人的傳說而設計出來的,它講的是龍王到東海來巡視,路過一個地方,見到當地的人民非常貧困,但都又非常善良,就叫它的兒子送一樣既能吃又能用的東西給當地人民,以幫助人民解決生活困難的問題。龍王的兒子遵照其父親旨意將生長在大海中的一種叫 竹 的植物捆上一捆,綁在自己的龍頭上送到當地群眾的手里。龍頭一捆竹壺正是詮釋了龍與竹的關系。下轉《多圖|史上最全紫砂壺圖鑒(五)》
延伸閱讀:
多圖|史上最全品茗杯圖鑒
多圖|史上最全蓋碗圖鑒
多圖|史上最全茶針盤點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