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茶友 茶 幽幽 通過公眾號給懂茶帝發(fā)來了一款茶(見下圖),說: 這款茶看著包裝是50年代的甲級綠印,滋味醇和,生津顯,有甜感,回甘弱,帶倉儲氣。茶湯是三四泡的湯色,說是老茶,但有疑惑。
說實話,小懂看到圖片時也是疑竇重重,50年代距今差不多有60年的時間,可是茶餅的包裝紙為何還如此整潔完好呢?茶湯顏色為何如此淺呢?葉底為何還是綠色的呢?
帶著種種問題,小懂請教了西雙版納制作研究普洱茶16年的資深人士鄧愛軍老師。以下是鄧老師的詳細分析:
茶友 茶 幽幽 這款茶,從葉底看,只能算是口糧級別的吧,沒準倉味還沒退呢。
真正的老中茶,只會出現(xiàn)在資深老茶友手里,這些骨灰級的老茶友也不會輕易開湯的。市場上如果有人說是印級茶,絕大多數(shù)都是不靠譜的。只有新茶友才會碰老茶,這些都是學費啊!老茶友根本不碰那些所謂的老茶的,除非真正入口品嘗過。
假茶還能有多好的茶質(zhì)?只要是作假的東西,肯定沒有真貨好,否則就不會作假了。另外,假冒的年份茶,大多數(shù)都是人為濕倉出來的,這是基本常識。
很多新茶友抱著撿漏的心理去淘老茶,一淘一個坑,坑得不要不要的。等自己明白過來,學費交得也不少了。
鄧老師說得沒錯,不僅普洱茶如此,其他茶類的老茶也是如此。近年來,白茶市場越來越火,年份白茶更是被炒上天了,所謂 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嘛!于是乎,10年陳、20年陳的老白茶便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了!
但事實上,只要白茶歷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以前白茶大部分都是外銷的,都是定時定量,所以很少有廠家或商家去刻意保存白茶的,2007年之后才正式推廣 福鼎白茶 品牌(此前是 福鼎大白茶 ),真正熱起來大約是2010年以后的事了。既然如此,市場上動輒10年以上的老白茶,怎么可能這么多呢?!
此前,小懂也咨詢過資深白茶人士,人工制作假 老白茶 的方法與普洱茶做年份有些相似,通過制造高溫、高濕、通風不暢的環(huán)境,人為加速茶葉陳化。如果告訴你,你收藏的老普洱、老白茶,都是這樣做出來的,你該有多么絕望!
所以嘛,如果你是個剛接觸茶是新人,千萬別抱僥幸心理,以為你就能收到真正的品質(zhì)老茶。恰如鄧愛軍老師讓小懂轉(zhuǎn)告大家的:告訴新茶友,寧可相信自己能中500萬,也不要相信自己可以淘到品質(zhì)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