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亮 和 明亮 是兩個常見的形容普洱茶湯色的詞語,有的人說透亮好,有的說明亮才是對的,那到底該如何理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家標準GB/T22111-2008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中,普洱茶感官品質特征對茶的湯色特征描述分別是:
國家標準中好茶的湯色均為 明亮 ,而沒有 透亮 這一描述。 透亮 通常指茶湯無雜質,不渾濁,也就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干凈,但細想一下為何干凈就是透亮?事實上只有內含物質少的茶湯,光線通過茶湯,才會產生 通透 的效果。透在茶葉湯色里是貶義。
一般來說,好的茶茶湯內含物質豐富,有油質感,光線反射后,茶湯發光發亮,茶湯就會顯得明亮,所以,衡量好茶的湯色應是明亮而不是透亮。
比如,形容熟茶湯的 紅濃明亮 一詞,紅濃指的是:色紅而深厚;明亮指的是:發亮或發光。那么紅濃明亮到底需要些什么特征才算達到呢?
首先色紅是明確了茶湯顏色相對單一的紅色為基準色,不能偏褐,可稍偏黃。深厚的意思是有內涵有厚度,在這個程度上再發亮發光,就是紅濃明亮了。明亮可以理解為反射光線而發亮和發光,而透亮是光線通過的程度。
不管是明亮還是透亮,有個核心的詞匯,就是 亮 ,這就意味著:一款好茶,茶湯是否亮,決定著這款茶的品質高低!
茶葉湯色是否透,對判斷茶葉的品質有些幫助。
普洱茶茶葉在采摘下來的時候沒有及時萎凋,被輕微捂到了。還有揉捻的時候揉重了,揉過度了,把茶葉的表皮破壞了。這兩個問題可以看泡出來的葉底,如果被捂到了,會有紅梗或者紅葉,揉捻過度了,葉片破碎的較多。這種情況下,茶湯通常會很渾濁;茶葉如果受潮了,甚至有霉味或者直接發霉了,那樣的湯色肯定就不透亮了,甚至不能喝了。
但不是絕對的,要注意:有些情況下,茶湯不亮并不意味著它不是好茶!
頭春茶,茶葉的絨毛較多,不使用濾網,或者濾網孔比較大,絨毛沒有過濾掉,懸浮在茶湯中。泡緊壓茶的時候,撬得太碎或投茶時把一些碎末一起沖泡,加上高沖或者把水直接倒在茶葉上,也會讓茶湯不透亮。
泡茶宜用礦泉水、純凈水沖泡。自來水中,如礦物質含量過多,俗稱硬度高,泡出的茶湯顏色發暗、香氣不足、口感清爽度不夠,茶湯也很渾濁,但這并不是茶葉本身的問題!
不同形狀的茶有不同的撬茶方法。撬茶撬不好會導致茶葉太碎,投茶的時候碎茶末就會較多。那么沖泡的時候,茶湯中碎末相對較多,這就會導致前兩泡茶湯湯色渾濁,不過在幾泡后,茶湯會逐漸變清,呈透亮。
才壓好的茶,就開始沖泡來喝,茶葉在蒸壓的過程中吸收了水份,水份還沒有完全褪去。茶葉有雜質,沒有清理干凈。
熟茶才出堆子,泡出的茶湯也不會透到哪里去,但這并不表示它不是好茶。
綜上,明亮和透亮是形容普洱茶湯色的兩個不同的詞匯,明亮更為準確些,一般情況下,湯色明亮的普洱茶是優質茶的表現之一,但并不能以這一標準來鑒別所有的普洱茶,另外,品質優異的普洱茶,因為不同的原因,湯色不一定顯明亮!(來源:網絡,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