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感千差萬別
普洱茶是指以云南省一定區域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采用特定工藝、經后發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緊壓茶。普洱茶分為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就生茶和熟茶來說,口感迥然不同。生茶,口感刺激,霸氣、苦澀,回甘、生津。追求口感,口味重的茶友一般會更喜歡生茶;熟茶,口感柔和飽滿、不苦不澀、微甜回甘,不刺激、暖胃養生,脾胃不佳者更喜歡。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在養育著一方茶樹。就普洱茶產區而言,各個茶區的風味又各不相同。勐海茶區、思茅茶區、臨滄茶區的普洱茶苦澀度、回甘度各有側重。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各個地方水土所含礦物質不一樣,陽光照射程度不一樣,雨水滲透程度不一致,施肥與不施肥,純天然野生野放和人工密集種植的不同,茶樹歷經風雨的歲月不同,茶樹吸收土壤營養的能力差別,再加上采摘時間、炒制曬青工藝等不同,人工殺青和機器曬青的不同,同一款茶,散茶和壓制的緊壓茶,新茶與老茶,口感也會有所不同。價格迥異
二、市場需求
普洱茶質感可以說很大一部分是天然形成的,但價格則全部是人為操縱和制定的。同為普洱茶,迥異的價格劃分,也是由人為因素和市場需求而定的。同為一片樹葉,有的樹葉值錢,有的樹葉不值錢,是與被社會需要程度和商業炒作輕重有關。古樹茶值錢,是因為古樹本身的稀缺性。
臺地茶不值錢,與其口感和被茶友排斥的心理作用有關。冰島和老班章茶區的茶葉營養價值就一定高于其他茶區的茶葉嗎?答案是否定的。高價茶被追捧,是與價貴為珍的購買心理有關,因為擁有價高的東西,被某些人認為是身份的象征。假如老班章降到本世紀初的20元每公斤,這批追捧者絕對會放棄它。
當然,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事實是,受大形勢所迫,今年的茶價有所松懈,但絕沒有降到白菜價,只能說是部分過分炒高的茶區,因茶企后備資金的不足,致使這些高價茶區的茶農不得不做稍微的價格調整,但仍有一些茶農固守去年的高價,不肯讓步。這個茶區的鮮葉收購價格如果下不來的話,做出來的干茶價格也同樣下不來。
三、種類難辨
再說說古樹茶、大樹茶、小樹茶、臺地茶的鑒定法。說實話,這個東西真的不好鑒定,可經??吹骄W站、貼吧、朋友圈的各種鑒定方法,一些專家、大神將古樹和臺地之間的區別說得頭頭是道,從口感、葉底、湯色,甚至葉脈條數去劃分,這些看似經驗豐富,能識破人間萬物真相的大師們,不去當研究員科學家真是屈才呀!
葉底肥厚與否,有可能與茶樹吸收營養的能力有關,也可能與施肥程度有關。湯色的渾濁和清澈,與茶樹本身有關,也可能與制茶工藝有關。茶葉在制作過程中可以制作成拋條,也可以做成緊條,拋條和緊條壓制出來的餅茶視覺效果也不一樣,拋條的更顯毫,但不定就是古樹茶。
還是那句話,不管什么茶,你喝了,覺得值,它就值。你覺得不值,它就不值。衡量的標尺在各自喝茶人和買茶人的心里,善惡對錯,沒有統一的標準。茶本是入口養生之物,有益健康即好,紛紛擾擾世間事,適口為珍,靜心喝茶,平和生活。(文章來源于:普洱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