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壺、玩壺都要看泥料,但是對于泥料的說法眾說紛紜,朦朧難辨,多少人為此都一籌莫展。
但只要你是一個愛壺的人,遲早都會面對這個問題。說難的確是難,說容易也容易,不管是哪一種泥料,想要優秀就肯定會有明擺著的特征。
對于咱們這些愛壺、買壺、玩壺的人來說,要想看出來并不難。
紫砂壺第一講究紫砂材質,講究砂質的效果,紫砂礦巖從礦石風化到顆粒狀,然后用石磨碾成帶有顆粒的粉沫,加水練成熟泥,制作茗壺。
這種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壺的透氣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優良的材質顆粒效果使壺的音質為深、沉、沙、啞。
砂料最佳的顆粒為32目-60目。原始的加工方法,可使砂壺產生圓滑、舒適的感覺。
紫砂壺的表面不論偏紫、偏紅、純正的紫砂材質,是紫砂壺造型設計的前提,充分利用材質的特點、顏色,表達紫砂的材質美、造型藝術美、日用功能美。
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講究健康長壽,無害的純正紫砂茶具更會被人們所青睞。
如何辨識
(1)視覺觀感好
說白了就是這壺看著要舒服,光澤自然、含蓄。紫砂壺的光澤講究的是 黯然之光 ,也就是看起來光澤內斂,由內而外地發出,非常柔和,看起來很舒服。
這種亞光行內人稱之為 水色 ,好泥料必定水色好。除了光澤之外,還要看泥料質地是否夠細膩,如果是調沙泥料,那還要看里面的砂調的是否夠均勻。
在整體的觀感上是否協調。總之歸結為一點,好泥料看起來要 潤 。
從色彩上來看,好壺給人感覺穩重厚實,接近自然。紫砂泥按燒制后的顏色來分有紅、紫、綠、黃、黑五種效果,俗稱 五色土 。
純正的紫砂泥燒出的顏色都是大氣沉靜的,雖然五彩繽紛,但并不鮮艷,呈現出紫而不姹、紅而不嫣、黑而不墨的氣度。
(2)手感
放手摩挲壺面,與壺肌膚相親,你會發現好的紫砂感覺順暢,砂質均勻。
好的紫砂壺表面有顆粒感,凹凸不平,但摸起來則是光潤的。用手撫摸紫砂壺,剛剛出窯的可能有一點干澀,這是正常的,養過后就會變得玉潤。
與瓷器相比沒有那么嬌嫩。
(3)聞氣味
無味,或僅有土味、窯燒味,絕無化工味。
當一把壺被你養出來之后,那種感覺真的是難以言喻的,就好像這把壺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一樣,拿在手里舒心無比。
綜上,各位有志于紫砂壺者,已志于紫砂壺者,一定要放心大膽地去看泥料。它雖然神秘,但仍然是有跡可尋的,多多實踐之后肯定會有收獲。(來源:紫砂壺百科全書,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