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普洱茶的初制?
云南曬青毛茶的加工制作過程我們稱之為初制,到廠加工稱之為精制。初制與精制有何不同呢?
從茶樹上采摘鮮葉到攤晾到殺青、揉捻、日曬的這個干燥過程,我們稱之為初制加工,以上流程加工的場所稱為初制所;到廠之后的加工包括挑揀、蒸壓、干燥、包裝、上市,這些流程我們稱為精制加工。
普洱茶初制加工的詳細流程
采摘-攤晾-殺青-攤晾-揉捻-日曬
采摘
初制的第一道流程就是采摘,采摘可以按照我們所需的標準分為一芽一葉、一芽兩葉或者一芽三葉。
攤晾
采摘完成之后進行攤晾,攤晾有一種說法叫做 攤晾、失水、不發酵 ,如果長時間攤晾就會造成茶葉過度失水發酵產生茶紅素,在后期品飲中會有紅茶的味道。
殺青
第三項是殺青,殺青分為鐵鍋殺青和滾筒機器殺青,以鐵鍋殺青為例,鐵鍋殺青有幾種方式,第一種是高溫殺青,高溫殺青鍋壁的溫度會達到300多度,鮮葉在殺青過程中溫度也很高,因此不能快速抖水,如果抖水太多就會導致茶葉發干、焦邊,產生糊片,這種情況下一般采用高溫燜炒的方式,讓茶葉中的水分通過起溫 悶捂 的方式散失出去,這種不是很理想的殺青方式。第二種是低溫殺青,鍋壁溫度一般控制在250~260℃之間,這樣我們可以采用抖水的方式散失水分。
揉捻
在殺青完成之后要進行揉捻,殺青和揉捻之間還有一道程序:攤涼,這樣揉捻出來的茶湯色澤才會比較清。為什么熱揉的茶葉容易渾濁呢?因為茶葉即使殺青完成后,里面還有很多水分,在熱脹冷縮的原理下,細胞壁破的比較快,內含物質溶出較多,這樣湯水就容易渾濁,因此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晾涼后再進行揉捻。
揉捻又分手工揉捻和機器揉捻,兩種揉捻方式各有利弊,手工揉捻的均勻度不夠,機器揉捻較為均勻,但是容易出現芽頭和葉梗分離的狀況。
熱捂(不屬于標準滇青工藝范疇)
殺青完成后還有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叫做熱捂,熱捂并不是普洱茶毛茶的一種制作方式,但是現在市場上很多企業都采用這種方式來做茶,殺青完成后不及時攤開晾,而是把茶葉堆在一起,捂上30分鐘到一個小時,這屬于黃茶的制作工藝,可以讓茶葉產生更多的茶黃素,茶葉泡出來后湯色油亮,甜度很高,后期存放中口感表現不如不經過熱捂的茶葉。
日曬
日曬干燥分室外直接日曬和在晾棚內日曬,這兩種干燥方式因人而異,有些人喜歡在室外晾干,有些人喜歡在晾棚內晾干,在晾棚內晾干的衛生條件相對更高一些。
以上整個過程屬于茶葉的初制工藝,之后將干燥好的曬青毛茶運到廠里,之后的加工步驟則屬于精制加工范疇。(來源:云南普洱茶人陳曉雷,圖片來源:說茶網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