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擇木而棲,世間萬物只有在最佳的生長環境下才能有最好的生長結果,正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其實普洱茶也是如此。
我們都知道,一般普洱茶都是以山頭命名的,不同山頭的茶葉滋味各不相同,品質也高低不一,所以價格也是有所差異的。
不同的生長環境決定了普洱茶不同的滋味,在土壤、光照時間、溫濕度、降水量的共同作用下,才形成了普洱茶獨具特色的口感滋味。
土壤是茶樹生長最基礎的生態條件,它決定茶樹的生存、發展與延續,更直接的影響了茶樹生長的好壞與速度,以及茶樹的產量。下面我們來看看,什么樣的土壤才適合茶樹的生長?
什么樣的土壤適合種茶?
盡管普洱茶在不同種類的土壤中都可成活,但以ph值(酸堿度值)在4.5~5.5的為最佳,普洱茶樹喜歡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排水、透氣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因為茶樹的根系中有豐富的有機酸,茶樹根液對酸性的緩沖力強,而對堿性的緩沖力弱,在茶樹根中還共生著許多真菌類的菌絲或菌根,它們能幫助茶樹根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而菌根本身也只能在酸性環境中生長。
這樣就決定了在酸性土壤中,茶樹能順利的有效的吸收許多土壤養分,從而供給給每一片茶葉,我們喝到的茶湯才會醇厚。
而云南的原始森林地區,大部分都屬于酸性土壤,長期的系統發育使其逐漸形成了茶樹喜酸的特性,良好的土壤環境保證了普洱茶優良品質。
云南主要茶區土壤類型以紅壤類為主,其中又包括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等。
磚紅壤
磚紅壤主要分布在北緯23°以南,較低海拔的熱帶雨林中,如西雙版納州南部的布朗山和易武地區,當地土壤ph值在4.0—5.5之間。
磚紅壤分布地區大都土層深厚,土壤呈暗紅色,表土內含有機質豐富可高達6%左右,是茶樹生長最理想的土壤。
赤紅壤(磚紅壤性紅壤)
赤紅壤主要分布在南亞熱帶地區,在北緯23°—25°之間,在低海拔的山區,如西雙版納的中部與北部,臨滄和普洱的大部分地區。
赤紅壤的ph值4.5—5.5之間,是磚紅壤和紅壤之間的過渡性土壤,土層深厚,呈暗紅色,表土含豐富的有機質在2%—5%之間,整體的土壤條件沒有磚紅壤好。
紅壤
紅壤多分布在北緯27°以南,在干濕季變化明顯的中、高海拔地區,像普洱地區北部與西部,如景東、景谷、景邁等地,以及及保山市。
ph值5.5—6之間,土層呈紅棕色或桔紅色,表土含有機質1%—2%,肥力較弱,茶葉品質較低。
黃壤
黃壤和紅壤基本上分布在同一水平地帶,發育于多云霧、水濕條件較好的中、高海拔山地常綠闊葉林區,如臨滄中部和西雙版納部分地區。
Ph值在4.5—5.5之間,呈黃色或蠟黃色。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表土有機質含量1%—2%,肥力弱。
綜上所述,可見土壤的分布同普洱茶品質有很大關系,優良的茶樹原料多分布在磚紅壤、赤紅壤地區,土壤的自然肥力充足,茶葉的品質也比較高。
(責任編輯: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