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官方定義是以符合普洱茶產地環境條件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采用特定工藝,經后發酵(快速后發酵或緩慢后發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緊壓茶。
普洱茶的品質特性,首先取決于原料(云南大葉種)鮮葉固有的化學成分,再取決于制造工藝的特殊性以及貯藏環境和時間的影響。那為什么一定要云南大葉種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大葉種。
一、云南大葉種的定義
首先茶樹按葉片大小分有大葉種(包括特大葉種)、中葉種和小葉種, 云南大葉種是針對云南地區特有茶樹品種的通俗稱呼。一般定義凡茶樹成熟葉片面積>50cm2為特大葉,28cm2~50cm2屬大葉,14cm2~28cm2稱中葉,而<14cm2為小葉型。云南大葉種表示該茶樹的定型成熟葉片的面積普遍>28cm2。
云南大葉種茶樹的定型成熟葉
二、云南大葉種的優勢
云南大葉種的鮮葉含有較高的茶多酚,其中兒茶素含量占茶多酚總量的70%,而一個普遍規律,小葉種茶樹其茶多酚含量較低,具有較強抗氧化性的兒茶素含量也很低,致使大葉種抗氧化效果強于小葉種。
另外茶葉中茶多酚、咖啡堿是形成茶葉內質主要理化成分之一。而又一個普遍的規律,茶多酚含量呈大葉>小葉,咖啡堿含量大葉>小葉。
云南大葉種茶樹
三、云南大葉種更易形成普洱茶優異品質
普洱茶在長期陳化過程中,滋味逐漸由苦澀轉為普洱茶所具有的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表現在感官上的所謂“甘”其實與普洱茶茶湯中可溶性糖有關;茶湯“醇”及新鮮口感與茶葉中蛋白質經加工分解為多種氨基酸有關。所以,研究表明,茶樹品種中內含基質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等重要化合物含量越高,越有利于優質普洱茶品質的形成,且以芽葉外觀芽體肥壯多茸毛者為上品。
而云南大葉種的茶多酚、咖啡堿的含量優于小葉種和中葉種,氨基酸含量雖低于小葉種但也在較高水平,所以通過分析云南大葉種茶是最適合加工普洱茶的原料。
云南大葉種茶樹的新梢
上面的觀點都是小編在網上查看資料后得出來的,只是簡單的說明普洱茶為什么要選用云南大葉種為原料來制作,市場上也有很多人說古六大茶山中的倚邦茶山傳統種植的都是小葉種,那倚邦茶山制作的茶就不能稱為普洱茶嗎?對于這種特殊例子,小編也不敢妄加評論,還是留給專家進行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