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隨著存儲時間的增長有著越陳越香、越陳越有價值的概念,但是在存放普洱茶的時候,如果存儲不當往往會出現普洱茶發霉的情況。
一般微霜狀的“白霉”,在普洱茶里有“貴族之霉”的美譽,經干燥退霜處理一段時間后,茶品滋味醇和、甘滑度明顯增強;黃色的“金花霉”,歷史上曾作為“老青茶”品質鑒定的重要指標;但黑色的霉變對茶品卻有不利的影響,常有“麻,掛喉,叮喉”感,使人不悅。
下面我們來說說普洱茶出現輕微霉變的處理方法:
1、普洱生茶是一種后發酵茶,一定的濕度和溫度,是后發酵的必要條件,普洱茶生茶,表面部分發霉,可以用半潮干凈的布,把發霉的部份清理一次,存放到通風,干燥的地方,不要曬,也不要炒,每天一次,半個月或一個月后,發霉現象就沒有了。
2、普洱茶熟茶,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普洱茶打散,再用竹籃內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每天翻騰幾次。半個月至一個月后,發霉現象就沒有了。
3、用蒸汽噓茶可以去除表面即淺層條索內的霉,還可以掩蓋一些霉味,不過要及時干燥。
4、用牙刷把霉菌刷掉,然后放在陰涼通風地方,讓其自然干燥,千萬不要放在太陽底下暴曬。
5、最后在一個月后發霉現象仍未解決,可以依據原料來處理,好的大樹茶,可以再多等幾個月,如果是一般的普通的茶,價格低的茶,就不要喝了。
現在很多無良商家會出售一些品質有問題的普洱茶,如何判斷發霉的普洱茶呢?
不論普洱茶品的生熟、新舊、好壞、形狀、價錢,第一先要聞茶。普洱茶在陳化發酵后,一定會有陳年老味,但不應該有霉味產生,有霉味代表陳放空間受潮或過于潮濕,不通風所致。所謂陳而不霉,陳年的老味會在泡茶時隨熱氣散去,而霉味是因茶質變壞,由內到外受潮而發霉所散發出來的味道。
茶品未沖泡前,先聞聞看是不是清味(沒有異味或臭味),然后再泡泡看,當普洱茶在正常環境下存放,就算放30年或50年,甚至放到100年,茶的顏色(茶湯)絕對不會變黑或產生怪異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