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茶是易武的一張名片,歷史悠久。而在十字街村,至今保留著易武貢茶進京的起運點——公家大園。當年,進京貢茶先到這里集合,舉行儀式,然后再運到京城。從關帝廟出來,踏著青石板路,向村子的西邊進發,轉過一個彎,從一個斜坡上去,就能看到數棵老榕樹圍成的一個一畝大小的平地,這里就是公家大園。
幾百年前,每到貢茶進京,都會先在這里舉行隆重的儀式。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在鞭炮和鑼鼓聲中,當地的官員、官兵、茶莊老板、制茶的師傅以及當地的老百姓一行人等,先是到關帝廟拜祭關羽。關羽當年過五關、斬六將,拜祭關羽也希望這趟進京之路能一路平坦。拜祭完關羽后,眾人來到公家大園,向貢茶磕頭、行大禮。此時,已到中午時分,隨著令箭一聲令下,馬幫帶著貢茶正式啟程赴京。
往日馬幫的馬蹄聲雖早已漸行漸遠,但傳統仍然保留了下來。2005年,云南馬幫重走“進京古茶道”活動啟動。剛開始馬幫從普洱縣出發,后來均以十字街村的公家大園為起點。伴隨著清脆的鈴聲,馬幫一路穿越5省,行程4000多公里,最后到達北京。為紀念這一活動,2006年4月2日,馬幫貢茶萬里行紀念碑在十字街村公家大園落成。
公家大園也是滇藏茶馬古道的起點。當年馬幫馱茶進藏,每個茶商準備好茶葉后,都會到這里集合。集合完畢,才正式出發。如同貢茶進京,普洱茶進藏,也要先拜祭關羽,除了預示著一路平安外,還要將關羽的誠信仁義帶到生意中來,那時的茶商就已經懂得,講究誠信,方能將生意做大。
在公家大園,有一個斜坡,連接著其他的村寨。這個斜坡正是由于常年人踩馬踏和雨水沖刷形成,斜坡兩邊古老的榕樹,也是當年這一繁華景象的見證者之一。由于儀式一般都在中午舉行,天氣炎熱,于是在四周種下榕樹,帶來一片清涼。當年的榕樹如今已經長成參天古木,撫今追昔,不勝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