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為什么會出現斷層?普洱茶的地位為什么會從貢茶沒落到無人問津的程度,這一切的根源既不是奸商也不是喝茶人喜好發生了變化,而是人類最不文明的行為----戰爭帶來的后果。
縱觀云南茶山近百年的戰爭,有茶農因為不堪重負起義爆發的戰爭,也有不同民族因為普洱茶貿易利益分配而爆發的戰爭,更有外族侵略爆發的戰爭。在這些戰爭的背后就是茶山的荒廢以及普洱茶文化的沒落。
倚邦曾是普洱茶眾名山之首,這里品質出眾的普洱茶非但沒有帶來財富,反而變成了茶農的負擔。朝廷的層層加碼,貪官污吏的吃拿卡要,最終因改土歸流引發茶農的暴動,茶園大片被毀壞,茶農大量流離失所,1942而本已十分羸弱的倚邦再遭厄運,攸樂山的農民起義將倚邦茶山燒了3天3夜,幾百年的古鎮付之一炬。直到今天,倚邦也只有百十戶人家,好在茶園正隨著當代普洱茶市場的發展在慢慢恢復。
彎弓曾經易武最大的村寨,自清嘉慶后易武逐漸成為普洱茶交易的中心,大量漢人以及回人來到彎弓種植茶樹,加工普洱茶。在數代漢人與回人的努力下,當時易武最大的村寨彎弓寨拔地而起,精美的建筑,華麗的關帝廟以及清真寺共同見證著易武茶山的輝煌。然好景不長,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就會因利益而爭斗,易武貢茶越來越出名,帶來的財富也越來越多,在巨大的財富面前,生活在彎弓古寨的漢人與回人刀兵相見,2次內斗導致彎弓古寨徹底毀于戰火,而彎弓也埋沒在叢林當中。至今只有一片片斷壁殘垣訴說著彎弓曾經的輝煌。
戰爭是文明的終結者,是文化的破壞神。普洱茶幾經沉浮又終于涅槃重生,和平的環境才是普洱茶文化得以穩定發展的關鍵。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