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茶水的比例在茶友心中有這一桿秤,不過剛接觸茶葉可能對此很不了解。導致泡出的茶味太淡,過濃。
茶葉沖泡時,茶和水的比例稱為茶水比例。茶水比不一樣,茶湯滋味濃淡和香氣的高低各異。那么什么樣的比例才算是最適當?shù)牟杷壤?
茶水比為1∶7、1∶18、1∶35和1∶70時,水浸出物分別為干茶的23%、28%、31%和34%,說明在水溫和沖泡時間一定的前提下,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絕對量就越大。
另一方面,茶水比過小,茶葉內(nèi)含物被溶出茶湯的量雖然較大,但由于用水量大,茶湯濃度卻顯得很低,茶味淡,香氣薄。相反,茶水比過大,由于用水量少,茶湯濃度過高,滋味苦澀,而且不能充分利用茶葉的有效成分。試驗表明,不同茶類、不同泡法,由于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不同飲茶習慣,對香、味逍度要求各異,對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
沖泡紅茶、綠茶及花茶,茶水比可掌握在1∶50—60為宜。若用玻璃杯或瓷杯沖泡,每杯約置3克茶葉,注入150—200毫升沸水。品飲鐵觀音等烏龍茶時,要求香、味逍度高,用若琛甌細細品嘗,茶水比可大些,1∶18—20為宜。即用壺泡時,茶葉體積約占壺容量的2/3左右。
緊壓茶,如康磚、金尖、方苞茶和茯磚等,因茶原料較粗老,用煮漬法才能充分提取出茶葉香、味成分;而原料較細嫩的餅茶則可采用沖泡法。用煮漬法時,茶水比可用1∶80,沖泡法則茶水比略大,約1∶50。品飲普洱茶,如果沖泡法時,茶水比一般用1∶30—40,即5—10克茶葉加150—200毫升水。泡茶所用的茶水比大小還依消費者的嗜好而異,經(jīng)常飲茶者喜愛飲較濃的茶,茶水比可大些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