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禪一味,講求:意境,是建立在喝茶基礎上的的心理意志修煉。按傳統說法,若是一個人沒有點“禪”,喝起茶來也不能達到二者一體的認識。只要有基本的哲學思想,認真體會,喝茶都會使心中產生一定的道理。茶道大師千利休在大德寺修行學禪時講的過程最為經典:“小座敷(四迭席半以下的標準小茶室)之茶道,乃以第一佛法修行得道也。取水運薪,沸湯點茶。供伸施人,我亦飲。插花焚香,皆學佛祖之行跡有。”前面若干的鋪墊都是對最后一句的詮釋。可以理解為,茶道的過程、禮儀不過是為了茶會后的領悟之工具。
茶禪一味,是茶人基于和尚教曉的義理上的體會,二者又不全相同。和尚通過誦讀經傳,早課晚修來提高,茶人則通過茶道的過程去自我體會。最終得不得道,二者卻相同,那就是能否感悟。禪宗講求頓悟對個人的智慧要求很高,也不利于人心志的健全發展,而茶道通過一個緩慢的過程,使人自悟、漸悟,可說存在人性、親和的一面。
茶禪一味,就是喝茶時的安靜,就是對茶本身的思考,就是心靈和行動的靜默,就是對借助儀式去完成心理之修行,在茶水中體會禪的意義。試想,如置身于安靜的只有四迭的小茶室,靜觀茶入之花,品茗,焚香,你能想到什么?是百感交集還是四大皆空?這樣的體會能否給你留下極深刻的記憶? 茶禪一味,為了讓人心靜、清志、明理,保持平常心是最終的目的。若,認真思考,注意一點一滴的細節,培養一寸一度的耐性,即使不喝茶、不念經,最終也能有所成就,那么茶和禪的重要性就變的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