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是不折不扣的中國文化。中國人愛茶完全不同于西方人愛酒。西方人飲酒乃取其汁,國人飲茶乃取其氣。中國文化認為,一個人的素質和品質取決地他的胸中之氣:充盈著正氣的是君子,充盈著邪氣的是人小人,充盈著清氣的是雅士,充盈著濁氣的是俗物。所以我們常說鞭人氣宇軒昂,某人氣度不凡,某人盛卸凌人,某人一團和氣,某人帥氣,某人俗氣,某人大氣,某人小氣,某人妖里妖氣,某人怪里怪氣等等,就是這個道理。
氣充盈天地,有清有濁,有雅有俗。即以香氣為例,香而嬌、香而艷、香而濃、香而媚者都是俗氣。暴發戶的小老婆,濃妝艷抹,珠光寶氣,香水灑得越多,越是俗不可耐;農夫新割的稻草麥秸,被秋陽暖暖地曬過之后,則最是清香可人。總之花香不如藥香,酒香不如茶香,藥與茶才是至清至雅之物。
所以,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文人雅士,格外鐘情于茶。人們在家喝茶,出外出喝茶。機關干部上班后第一件事是泡茶,出差人員上車后第一件事也是泡茶。開會時人手一杯熱茶更是必不可少。丈夫下班或出差回家,妻子端上一杯熱茶,溫馨之感便遍布全身。至于到中國人家里做客,雖有女賓來訪遞糖,男賓來訪敬煙之別,但泡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能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客人來訪,主人奉上一杯清茶,既禮貌周全,又全無媚態,便于覺得彼此的交往完全不是“酒肉朋友”的那種“狼狽為奸”,不妨在清閑隨和的氣氛中侃侃而談,正所謂“君子之交談如水”。
更何況,茶還有提神健腦的功能。上品的茶葉須采于天氣清明的早晨。其時,山間空氣極為清新,露水的芬芳尚留于茶葉上,大地之精華都凝聚在茶葉之中,飲此茶,等于吸收天地清氣,可以使人進入清涼寧靜之境界,其提神作用,決非多飲亂志之酒和多吸中毒之煙可比。所以談判桌上可以無煙無酒,卻不可無茶。甚至有的人干脆就把談判場所安排在茶樓,比如今之“吃早茶”。吃早茶不如擺酒宴那樣排場,又不至于像只有清茶一杯那樣寒酸。過于排場,儀式重于內容,談不成問題;過于寒酸,又未免“不好意思”。只有吃早茶最為適宜。它既能讓人靜下心來認真談判,又比在會議室里談更有人情味,更便于套交情、拉關系、走后門,還能順便解決一下早餐問題。當然,無論搞陰謀,抑或談生意,都可以借此沖淡一點血腥或銅臭氣息。
茶,首先讓人的身體坐下來,然后讓人的內心靜下來,最終讓人的性靈定下來,不再漂移,不再躁動,不再迷惑。茶近于禪,通于禪,合于禪,歸于禪,中國傳統文人愛茶,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