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十七子、寧王朱權自撰《茶譜》,其精于茶道堪與宋徽宗相提并論。其書稱:“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葉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命一童子設香案攜茶爐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瓢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然后碾茶為末,置于磨令細,以羅羅之。候湯將如蟹眼,量客眾寡,投數匕入于巨甌。候茶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頭雨腳,分于啜甌。”
朱權《茶譜》所記的飲茶法仍是點茶法。宋代點茶往往在茶盞內點,朱權卻在大茶甌中點茶,然后再分釃到小茶甌中,有時還在小茶甌中加入花苞。朱權用茶末是葉茶碾磨羅而成的,棄團茶不用。朱權還創(chuàng)制了一種適于野外燒水用的茶灶,這些大概就是他所說的“崇新改易,自成一家。”
盡管有朱權等人的倡導,但由于葉茶獨盛,不用碾磨羅且簡單方便的泡茶法的勃興,點茶法于明朝后期終歸銷聲匿跡。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