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后,有關茶的詩大量出現,晏殊、歐陽修、蘇軾、黃庭堅、楊萬里、陸游、辛棄疾等都留下了不少錦章妙句和逸聞趣事。例如,據傳宋神宗初年蘇軾出任杭州通判,光臨某寺,老和尚不認識,冷淡地說聲“坐”,吩咐小和尚一句“茶”;寒喧幾句,見來人氣度不凡,熱情起來,招待升格,改口說聲“請坐”,吩咐小和尚“敬茶”;蘇軾道明身份,老和尚熱情加倍,招待再升格,忙說“請上坐”,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臨別時老和尚索取墨寶,蘇軾借湯下面揮聯譏之,聯曰: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蘇軾將老和尚大大奚落一番,并留下這千古名聯。說句公道話,老和尚于禮節上并無大錯。佛門實乃清靜之地,你來我往,對所有人一概待為上賓,敬奉香茶,大概誰也無此耐心,寺里也不會有那么多香茶。只是老和尚倒楣,撞在蘇軾手里,落下千古笑柄。
閑時品茗,養心怡神,“一甌徐飲最怡神”;炎熱時飲茶驅熱,“閑品七甌煩暑去”,可謂功能妙品。千百年來,茶贏得眾多詩人詞家的青睞,為之動情遣興。據說《詩經》中就出現了茶的蹤跡,西晉著名詩人左思對茶有了初步的描述,不過那時稱茶為“木賈”,后又稱“荼”。唐代開始出現不少茶詩,許多大詩人如唐代李白、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都曾為茶傾情髙吟,盧仝的茶詩中“七碗”、“兩腋生風”則成為后人經常引用的熟語。特別是中唐以后,詩人之間交往時更是經常提到茶。
茶詩的興起與繁榮,離不開文學的發展。詩歌體式日漸完備而豐富,五七言古詩、五七言律詩、詞、曲先后登場,為茶詩的作者提供更為多樣化的工具。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性詞人,不但詩詞寫的出色,也愛好金石,喜歡飲茶。其在《〈金石錄〉后序》中就說過“眾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