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民起義[Tea farmer uprising] 茶商和茶農反對封建統治者而進行的武裝斗爭。
自唐朝中期開征茶稅以后,給茶民帶來沉重負擔。國家壟斷茶利,制定嚴刑峻法,設關置卡,對茶葉走私嚴加查緝。一旦捉獲,處罰極重,茶商和園戶在結伙販私中,往往與官兵發生對抗,導致武裝暴動。
宋代梅堯臣《宛陵集 聞進士販茶》,揭露榷茶制下的社會矛盾云:“浮浪書生亦貪利,史笥經箱為盜囊。津頭吏卒雖捕獲,官司直惜儒衣裳。”是時,茶法敗壞,連進士也加入武裝販茶行列。
淳化四年(993)至至道元年(997),四川爆發王小波、李順起義,其領袖王小波,茶販出身,因“販茶失職”,生計無著,揭竿而起。南宋建炎二年(1128),建州卒葉濃率領園丁起義。紹興二年(1132),建州又爆發茶販范汝為領導的起義。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湖北茶販賴文政起義,轉戰湖南、廣東、江西數省,引起統治者極大驚恐。宋代以茶商和園戶為主體的茶民起義,其規模之大,次數之多,為歷朝所罕見。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