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人,禮性大,進門一碗區米茶",這是撒播在湖北潛江鄉村的一首食俗歌謠。區米茶的確是一種經濟實惠、大眾化的美食美飲。盛暑夏天,農人們從田間勞動歸來,喝一碗區米茶,既避暑解渴,又果腹解乏。有客進門,也必先以一碗酸米茶敬之,然后才以酒飯款待。區米茶制法簡潔:將大米或小米(黍子)放在鍋里炒至黃熟,旋行將涼水倒入,恰當放一些生姜和茶葉,煮至稀爛,便成了黃澄澄、香馥馥的酸米茶,待冷卻后食用。制造#米茶時,因涼水倒進火熱的鍋里時,發作“戔戔?”的聲響,故而得名。別看酸米茶土里土氣,吃起來卻清涼爽口,有提神、健胃之成效。喜咸者放鹽,喜甜者放糖,酸米茶的吃法既隨意又簡略。 俗話說,百里不一樣風,十里不一樣俗。1954年我在潛江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夏日,看到當地人吃酸米茶好生新鮮,后來也入鄉隨俗吃起來,的確比一般稀飯好吃,至今難以忘懷。我如今有一位搭檔是潛江人,脫離故土幾十年了,但每到夏日他仍不忘做酸米茶吃,也經常喊我去喝一碗。可見,一種飲食,一旦形成了風俗,是很難改動的。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