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人的飲茶習俗介紹如下:
回族人不但自己喝,還用蓋碗茶招待客人,以示歡迎的最高禮遇。"客人遠至,蓋碗先上"。回民家中來客,都以蓋碗茶招待。
先將蓋碗擦洗干凈,放入茶葉和佐料,揭開茶蓋(半遮半掩)將沸水注入,在茶碗中沖出一圈一圈的浪花,沖泡5分鐘后,雙手遞給客人,并說"請喝茶"。客人邊飲邊用碗蓋刮茶場面,還得注意不用嘴吹或吸出響聲,否則視為不懂禮貌,無教養(yǎng)。飲茶時不得一次將茶喝干,要留存茶汁,邊喝邊由主人續(xù)水。"刮"時,用左手捧托盤,用右手大拇指和二拇指抓住蓋頂,用第四指卡住蓋口,"刮"一下喝一次,茶要露湯色,常喝常有,清香爽口,連續(xù)不斷。
回民以茶待客,注重"輕、穩(wěn)、靜、潔"的飲茶禮節(jié)。"輕",指沖、刮、喝要輕,不得出聲。"穩(wěn)",指沏茶要穩(wěn)要準,落點準,似"蜻蜒點水",不濺不溢、不漫不流。"靜",指環(huán)境幽雅,窗明幾凈,無干擾,無噪音,凝神品味。"潔",指茶碗、茶水清潔衛(wèi)生,一塵不染。回族的茶諺說:"吃油香要掰呢,喝蓋碗子要刮呢!"回族人吃油香要用手掰開,一小塊一小塊地吃,切忌囫圇吞咬,不然為不懂禮貌。而喝茶時要用碗蓋一下一下地"刮"動,使茶葉和佐料加速溶解,使湯汁盡快變溫,喝時不燙嘴。
回族茶諺說:"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變清湯。'即是說,"刮"第一遍時只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甜味,"刮"第二遍時,茶葉與佐料經(jīng)過泡制,香味則完全散發(fā),其時味道最佳。而"刮"第三遍時只剩下茶葉淡淡的湯色,只能起解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