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中至今保有的茶館與茶俗介紹如下:
漢中城鄉除了商店每日顧客人來人往,紅火的地方就算茶館了。茶館是人們談心議事和會友的好地方,許多生意人以飲茶為名尋信息,談買賣,講價格,拍板成交。也有遠地農民進城辦事,坐進茶館歇息片刻,順便倒一碗茶提神解乏。至于閑老無事者,更是茶館的常客。
解放前后,漢中的茶館設備很簡單,僅有桌凳、火爐、水壺和茶具,但店家招徠茶客十分殷勤,語言謙恭、態度和藹,使人有賓至如歸之感。近幾年有些茶館新設棋類、紙牌、畫報、書刊、收播新聞、音樂節目,或邀請藝人說書,活躍茶客文化生活。這類文藝茶館增添了茶客的雅興,是一種嶄新的茶俗,很受歡迎。
在鄉村,一家一戶也是一個茶館,不僅自己養成喝茶的習慣,還形成“客來先敬茶”的風尚。賓客登門,茶水當先,為客沏泡名茶,連茶具也很講究。獻茶時雙手捧杯,輕遞輕放,親切招呼,頗有茶禮。
隨著文化科學知識的普及,群眾對飲茶解渴、消食、清熱、降火、益思等性能有了認識,不飲茶的也飲起來了。茶客們又總結出這樣的茶訣:姜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菊茶可明目,燙茶傷五內。飯后共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長精神,晚茶難入睡。空腹飲茶心發慌,隔夜剩茶傷脾胃,過量飲茶人黃瘦,淡茶慢飲增年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