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有25個之多,怒族只是其中的一個,他們多居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上,正是這樣的高寒山區(qū),新鮮的蔬果很難得到,所以怒族人經(jīng)常以茶代菜。
“鹽巴茶”是怒族較為流行的飲茶方式。想喝茶了就將小陶罐放在炭火上烤燙,取一把青毛茶或掰一塊餅茶放入罐中烤到散發(fā)出香味,再將開水加入罐中,茶葉沸騰翻滾3~5分鐘后,把表面漂浮的浮沫舀走。
將鹽塊放在瓦罐中涮幾下,拿著罐子搖動,使茶水旋轉(zhuǎn)三五圈,讓鹽巴與茶水相溶,再將茶汁倒入茶盅加入適量的開水稀釋。
橙黃色的茶汁,邊煨邊飲,直到小土罐中的茶味消失為止,剩下的茶葉渣則可以用來喂馬喂牛以增進(jìn)它們的食欲。
茶葉已經(jīng)成為怒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就如“包谷粑粑鹽巴茶,老婆孩子一火塘”形象生動的描述了怒族人的生活,圍坐在火塘邊,一邊吃著包谷粑粑一邊喝著鹽巴茶,生活平淡如水卻又真實可貴。
怒族人每日必飲三次茶,早茶一盅,一天威風(fēng);午茶一盅,勞動輕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動,這已成為怒族的飲茶諺語。
茶已經(jīng)深深的融入他們的生活當(dāng)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平凡卻滋味十足。
(責(zé)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