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不一定要有茶點,但有了它會多出幾分別樣的俏皮和世俗氣。談笑間,茶香點心香交織在一起,真切的一幅人間正是好時節(jié)的畫面。小編夜觀天象,捏指一算,周日正是喝茶吃茶點好時機。
在嶺南地區(qū)有一盅兩件,人生一樂的說法,據(jù)小編觀察主要是老年人,三五知己嘆一壺茶,兩件點心,重在飲茶閑談。而年輕人重在品嘗美味,以品茶為輔。無論怎么樣,茶跟茶點總是那么恰當。就像“一看你們就很有夫妻相”。
茶點一般制作精美,十分講究茶點的觀賞性,宛如藝術般精致。例如水晶蝦餃,欲語還羞般晶瑩剔透,鮮活的蝦仁露出羞澀的粉紅,隱約可見。入口柔韌而富有彈性。椰汁千層糕,便是黃白相間,層層相疊。要是細細咀嚼,淡雅的椰汁香味流連在口里,感受到那份細致和厚實。
茶點要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切記不可囫圇吞棗,咀嚼三兩口就吞下肚。慢慢吃慢慢嚼,更具感覺。反正一口也吞不下去嘛。好的茶點能將滋味流連于口中,齒頰留香,讓人印象深刻。
休閑時候喝茶,搭配茶點的原則可概括成一個小口訣,來,跟著小編大聲的念"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
甜配綠 : 即甜食搭配綠茶來喝,如各式糕點、鳳梨酥等。
酸配紅 : 即酸的食品搭配紅茶來喝,如水果、檸檬片等
瓜子配烏龍 : 即咸的食物搭配烏龍茶來喝,如用瓜子、花生等。
客來茶當酒。茶點猶如酒桌間的菜肴,有種溫情彌漫在心間。茶點的選擇空間很大。中國地幅寬廣,茶點種類繁多,各地口味也有所各異。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選擇精巧糕點、天然瓜果、花生瓜子。也可以因茶的品種不同而制作茶點。要是親手制作的茶點配上喜愛的茶。豈不樂哉?
茶的魅力一直貫穿于古今歷史的長河中,就像是一面鏡子,映射著世間的真諦。飲茶佐以點心,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茶宴中的茶點較為豐富。唐玄宗詩云:“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中有寫道:綴錦閣歡宴畢,丫頭們捧上兩盒點心來,一盒內二樣蒸的,即為松子鵝油卷與藕粉桂花糕…”。吃下的不正是中國人所追求的吉祥如意嗎?悠長的茶文化,創(chuàng)造出了我國茶點與茶搭配的美感。
中國茶點的迷人之處在于一壺茶,許佐茶的點心,正如紅花與綠葉般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能收獲兩份喜悅。茶點還是很喜歡茶,像風走了八萬里,不問歸期。有一種讓人沉醉在其中的魔力。
一壺茶,一些小點心。或會友,或雅座,看將漸漸人滿茶濃,即是一種美妙。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