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把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用品,常常概括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飲茶滲入到人們生活中每一個角落從交際應酬到婚配等,無不有茶的痕跡,下面分享幾個茶禮茶俗
以茶為聘
“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這種說法出自《茶疏考本》。茶樹是常綠樹,古人借此比喻愛情之樹常綠,以茶為聘,則是將茶作為一種吉祥物,寄托人們的祝愿。以茶為聘,象征著新郎新娘永不變心,白首偕老。結婚后也像茶樹那樣,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以示婚后子孫滿堂,合家興旺。至今,在中式婚禮中,仍有饋贈茶禮飲茶的風習,在新郎新娘拜過天地后,一一向大家敬茶,一則感謝父老兄弟,二則表明愛情專一,洞房花燭夜,新郎新娘再飲一杯交杯酒,表示永結同心。
祭天茶俗
茶,精行儉德,本是高潔之物,古往今來,常常被作為祭祀之物品,它與茶為禮,顯得更加虔誠講究,還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我國民間,還有心神拜佛的善男信女常用“清茶四果”或者“三(杯)茶六(杯)酒”祭天謝地,期望得到神靈的保佑,在我國很多民族地區都會用茶祭拜,期望天下太平,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茶與喪葬禮俗
用茶作為殉葬品,在我國有民間兩種說法:一種認為茶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人雖人死了,但是陰魂尤在,衣食住行,如同凡間一樣,飲茶還是必不可少的,它雖然有迷信色彩,但也表明晚輩對長輩的一片孝心。另一種是認為茶是“潔凈”之物,能吸收異味,凈化空氣,用今人的話來說,就是用茶做隨葬物,有利于死者遺體的保存和減少環境污染。所以,用茶作為喪葬物,既有象征意義,又有功能作用,其用意是多方面的。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