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茶館由來已久,從北京的老茶館到兩廣的茶樓,亦或是茶肆、茶坊、茶社、茶室、茶座等等,不管是茶館還是茶樓,都是人們生活方式的一種載體,也是對其最好的一種表現形式。
杭州——景美,水好,茶更好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她的茶文化
南宋時杭州已茶事興盛,城市茶肆大興,同時從寺院到宮廷再到民間的茶禮儀已成體系。名揚中外的“徑山茶禮”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
杭州襟江帶湖——西有西湖,南臨錢塘。氣候溫暖濕潤,和風細雨,朝云暮霧,獨特的氣候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長。陸羽《茶經》有云:“錢塘(茶)生天竺、靈隱二寺”。賞美景,觀西湖,可謂:“茶與西湖畔,相品兩不厭”。
成都——喝茶,打盹,好安逸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她的茶文化
四川被認為是中國乃至世界種植、制作、飲用茶葉的起源地之一。張揖《廣雅》載:“荊巴間采茶作餅”,《桐君錄》更說:“巴東別有真香茗”。
成都人尤其愛喝茶,泡茶館——坐在竹靠椅中,看川劇、聽清音、溜鳥、或是打盹兒,要么就兩三個人湊在一塊兒擺龍門陣,不時還有掏耳朵的、擦皮鞋的、算命看相的游走其間,大家都消遙自在,自得其樂。
廣州——早茶、晚茶、茶交際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她的茶文化
在廣州,只有茶樓,沒有茶館。廣州人說飲茶,其實不僅僅是喝茶,還包括吃點心,點心的制作和品類已成為茶樓品位的體現。廣州茶飲分早茶、下午茶和夜茶,飲茶、吃茶點,討論時事、敘說友情、洽談生意,廣州人的飲茶已融入了社會交際的元素。
北京——聽書,對弈,品茗香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她的茶文化
北京的老茶館種類頗多,有供紈绔子弟早晨遛鳥后休憩、商販們中午談生意的“青茶館”;有說評書、唱鼓詞的”書茶館“;有茶桌上刻著棋盤,供顧客對弈的棋茶館;還有兼售酒的茶酒館等。總之,各個社會階層的人皆能找到符合自己的茶館。
西安——吼(唱)戲、煮茶、諞閑傳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她的茶文化
“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飲之事”,陜茶文化有很高的歷史地位,在唐代算得上是“茶界”的“龍頭老大”,江南茶文化的發育與陜西茶文化的繁榮密切相關。陜西的茶葉主產區在陜南地區,總稱陜青。除了陜青,近幾年,茯茶也漸漸流行了起來。
陜西人多以在茶館口諞閑傳、聽新聞為樂事。陜南人歷來還有在茶館調解民事糾紛的習俗。因為在舊社會里,人們認為"天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所以有了糾紛不愿到官府,請人到茶館調解者甚多。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