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為全球三大飲料之一,在全世界越來越流行。全球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都喜歡飲茶,飲茶方法和習俗各有千秋,其中不乏很"奇葩"的茶俗。小編帶您來看一看!
舔茶
流行地域:印度
印度人喜歡飲用馬薩拉茶。其制作方法是在紅茶中加入姜和小豆蔻。雖然馬薩拉茶的制作非常簡單,但是喝茶的方式卻頗為奇特:茶湯調制好后,不是斟入茶碗或茶杯里,而是斟入盤子里:不是用嘴喝,也不是用吸管吸,而是伸出舌頭去舔飲,故當地人稱之為舔茶。
吸茶
流行地域:阿根廷
馬黛茶其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茶,不過阿根廷人就喜歡飲馬黛茶,其飲茶方式也別具一格。
他們把馬黛茶葉放入一個非常精致的、上面刻有民族圖案的葫蘆形瓢中,然后沖入開水,片刻以后便開始飲用。其飲法也很獨特,既不用嘴直接去喝,也不用舌頭去舔,而是用一根銀制的吸管插入葫蘆瓢內,像中國的兒童吸飲料一樣,慢慢地吸飲。當地的方式是大家共用一個吸管,一個接一個輪流地吸茶,當沒有茶水的時候再續上開水接著吸。
嚼茶
流行地域:也門
阿拉伯嚼茶是也門人民喜歡的一種茶。這種茶不是用茶葉做原料,而是用當地一種叫“卡特樹”的葉子制成,乃非茶之茶。卡特樹形如冬青,為多年生常綠樹,開白色小花,但不結果。
阿拉伯人嚼茶的飲法十分獨特,不是用水熬制,也不用茶杯飲用,而是把這種樹葉放入嘴里細嚼,吸其汁水,故稱為“嚼茶”。阿拉伯嚼茶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但不能久服,否則會中毒。
拉茶
流行地域:馬來西亞
拉茶是馬來西亞傳自印度的飲品,用料與奶茶差不多。調制拉茶的師傅在配制好材料后,會用兩個杯子像變魔術般將奶茶倒過來,倒過去。由于兩個杯子的距離較遠,看上去好象白色的奶茶被拉長了,形成了一條白色的粗線,十分有趣,因此為被為“拉茶”,馬來西亞人也管這叫“飛茶”。
拉好的奶茶像啤酒一樣充滿泡沫,喝下去十分舒服。拉茶據說有消滯之功能,所以馬來西亞人在閑時都喜歡喝上一杯。
腌茶
流行地域:泰國
泰國北部山區的人民有食腌茶的習俗。這一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野生茶樹多。由于交通不便,制茶技術落后,只能自制自銷腌茶。腌茶是一種菜肴嚼食,其制作方法與我國云南的腌茶一模一樣,是從我國云南南部傳過去的,一般在雨季腌制。
腌茶的吃法奇特,將香料與腌茶充分拌和以后,放進嘴里細嚼,又香又清涼。每年這一帶要制此腌茶四千噸左右,供本地人民食用。
肉骨茶
流行地域:馬來西亞
肉骨茶,就是一邊吃肉骨,一邊喝茶。肉骨,多選用新鮮帶瘦肉的排骨,也有用豬蹄、牛肉或雞肉的。而茶葉大多選烏龍茶,吃肉骨茶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人們吃肉骨時,必須飲茶。如今,肉骨茶已成為一種大眾化的食品,肉骨茶的配料也應運而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都可以買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肉骨茶配料。
多味茶
流行地域: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牧民居住在高寒的山區,以放牧為生,由于氣候寒冷,蔬菜極少,使他們成為一個嗜好飲茶的民族。澳大利亞人喜歡飲紅茶,而且必須在煮好的茶湯內加入甜酒、檸檬和牛乳,這種有各種味道的茶湯營養豐富,能增加人體熱量。澳大利亞的多味茶在匈牙利和捷克等國家的下層人民中也很流行。
糖茶
流行地域:非洲北部
埃及糖茶的制作比較簡單,將茶葉放入茶杯用沸水沖沏后,杯子里再加上許多白糖,其比例是一杯茶要加三分之二容積的白糖,讓它充分溶化后,便可以喝了。
摩洛哥人上從國王,下至市井百姓,人人都喜喝茶,可以說茶已成為摩洛哥人文化的一部分。逢年過節,摩洛哥政府必以甜茶招待外國賓客。在日常的社交雞尾酒會上,必須在飯后飲三道茶。所謂的三道茶,是敬三杯甜茶,用茶葉加白糖熬煮的甜茶,一般比例是1公斤茶葉加10公斤白糖和清水一起熬煮。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關于喝茶的那些習俗,你知道多少?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