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既是世界主要茶葉生產國之一,也是世界主要茶葉進口、消費國之一,伊朗人不可一日無茶。伊朗人稱茶為“茶儂”,這種與漢語的偶合仿佛暗示出古老的絲綢之路所維系的不解情縁。盡管如此,和其它西亞社稷同樣,伊朗茶葉市場總的趨向一直是進展,時快時慢。伊朗也是茶葉出...<?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伊朗既是世界主要茶葉生產國之一,也是世界主要茶葉進口、消費國之一,伊朗人不可一日無茶。
伊朗人稱茶為“茶儂”,這種與漢語的偶合仿佛暗示出古老的絲綢之路所維系的不解情縁。盡管如此,和其它西亞社稷同樣,伊朗茶葉市場總的趨向一直是進展,時快時慢。伊朗也是茶葉出口國之一,因為和內銷有矛盾,所以一直沒有多大進展。
20世紀30年代伊朗里海南岸才陸續出現茶園,多為家子打理的散布的小茶園。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伊朗茶園面積才陸續骫骳進展到1萬公頃左右,隨后10年進展較快,70年代初增加到3萬公頃左右,90年代初增至3.2萬公頃之后無大變動。伊朗茶葉產量由20世紀30年代的幾百噸起步,逐步增加到1961年的1.02萬噸。
方今,讓今日的伊朗人愛不釋口的早已不是中國的綠茶,而是油潤濃郁、色如琥珀的紅茶(紅茶的功效與作用)。有數據預示,伊朗每年的茶葉耗費量是4萬噸,國產的茶葉只能知足國內2/3的需要,其余的則要從印度或斯里蘭卡進口。
伊朗茶道的程序比較獨特,伊朗人喝茶放糖必必需,卻從不添加牛奶,為的就是感受那一份純純的茶香。方糖的用處也相當出奇,并不投入杯里,而是直接放入口中,而后就著糖啜茶。如此一來,糖塊的體積、消融的快慢就可以表決茶水的甜度,這種由飲者自由扼制甜味程度的飲茶法與一杯茶一個味兒的普通飲法大異其趣。
這種“茶道”的精髓的,只有當你也捧杯含飴,感受絲絲甘甜在唇齒間漫延,由澀轉柔的茶香直襲心扉,你才只得承認這種飲茶法實在自有其妙。
伊朗人喝茶時,泡茶的步驟與眾不同,旁邊常有一個五色斑讕、宛如工藝品的長頸壺,這就是別具一格的水煙。比起普通煙卷兒,水煙可謂是綠色環保煙。情節過淋的煙葉少了嗆鼻的煙味,卻添加了宜人的水果味,橙子、香蕉、草莓,不一而足。
伊朗的茶室可奢可儉,可大可小,全看店家若何安排布局,沒有一定的風格。伊朗人喜歡親近灑脫,愿意在品茗的同時與山水樹木相依相偎,所以傳統的室外茶室占了巨大的比例。
伊朗不產茶的時候已有相當數量的進口,自己產茶以后繼續進口而且數量反而逐步增加。茶農加工倉儲條件的惡劣使很多茶葉腐爛在倉庫里。伊朗年均茶葉消費量大概在12萬噸,其中國內最多能供應5萬噸,其余部分用依靠進口。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