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海上的傳播
早在隋文帝開皇年間(公元6世紀末),在中國向日本傳播中土文化與佛教的同時,茶就傳入日本。但從中國帶回茶籽在日本種植,則是中唐以后的事。唐德宗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僧人最澄到天臺山國清寺學法,翌年歸國時帶回茶籽,播種在日本滋賀縣。另一僧人空海于公元806年歸國,不僅帶回茶籽,還帶回制茶工具及制茶技術。
到了宋代,日本榮西禪師留學中國,歸國時帶回茶籽播種于日本佐賀縣,還撰寫了《吃茶養生記》。兩宋時期中國茶傳入南亞諸國,當時北宋在廣州、明州、杭州、泉州設立市舶司管理對外貿易,這些港口南亞諸國商船往來頻繁,當時輸出的貨物中就有茶葉。明代鄭和七次下西洋,歷經越南、爪哇、印度、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最后到達非洲東岸,每次都帶有茶葉。通過南亞諸國,中國茶傳入地中海和歐洲各國,所以有人把它稱為“海上茶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