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六美”
人之美
人是茶最根本的要素。在茶藝表演過程中,人之美最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自然人所表現出來的外在的儀表美;二是作為社會人所表現出來的內在的心靈美。儀表美是指茶藝者的容貌、形體、服飾、發型等綜合的美。茶藝更注重人的氣質。細節決定成敗,故茶藝表演人員應注意修飾風度儀表。如女性淡妝是對個人的尊重,濃妝艷抹則有失人之謙和。
茶之美
茶被稱為“嘉木”、“瑞草”,人們總喜歡給各種茶冠以清麗雅致的芳名。或以地名來命名,如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或以相關的美麗傳說來命名,如大紅袍、綠牡丹等。人們對一種茶的認識往往是從茶名開始的,好的茶名讓人一聽難忘。不僅僅是茶名,茶的外形也給人以美的享受,或扁平光滑,或挺秀顯毫。茶葉的色澤之美也是令人賞心悅目。茶有百味,茶湯的滋味不僅與品茶人的味覺有關,與飲者的心境亦不無關系。“無味之味乃至味”,品茶至此境界可謂品出了人生的禪意。
水之美
“水為茶之母”。水發茶性,水之于茶前人早有精辟的論述:“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而現代茶藝選用方便、潔凈的礦泉水和再加工水,如自來水、純凈水等。一般選自自來水需設法除去氯氣,選用礦泉水需是含鈣、鎂離子少的軟水。
器之美
“器為茶之父”。自古至今,中國的茶具玲瑯滿目,美不勝收。茶藝過程中涉及的茶具主要是指飲茶用具。精美的茶具不僅造型質樸自然,質地純正,而且裝飾古雅,內涵雋永,富有神韻。當然,茶具之美主要的還在于它的實用性,因茶制宜,襯托茶之湯色,保持濃郁茶香,方便人們品飲。
境之美
自古茶藝講究境之美。這里所說的“境”,包括品茗時的現實環境以及優美環境在人心中產生的意境。對于品茗的環境,中國茶藝講究幽雅清寂:“人閑桂花落”,“東籬菊也黃”,無不表露出渴望回歸自然的平易閑適的心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品茗,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相互溝通,情融于境,情景交融,達到平靜心態,陶冶情操的目的。
藝之美
茶藝是一種茶藝的技能和品茗的藝術。既是技能,就要體現操作過程的嫻熟與完美。茶藝是一門生活的藝術,首先應體現實用之美。茶藝的過程不能為了讓人眼花繚亂而故弄玄虛,應是一種行云流水般的、合乎自然的美的享受。在茶藝的編排上,以宜茶為主旨,泡出一壺最可口的茶才是最終目的。因此,在茶藝表演中要選擇合適的茶、適宜的茶具、水品,保持潔凈、衛生,科學地掌握沖泡時間、茶水比例。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