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普洱茶曾經“名重京師”,但那只是在“京師”一個地方重,在能喝到普洱茶的貴族里重。如今,普洱茶的重,是在云南經濟份量中的重,脫貧人口中的重,是在整個中國茶之中的重,說到底,是在普通喝茶人健康里的重,是在無數人們生活趣味里的重。這種重,才是有根基 的重,真正的重。這十年來,普洱茶的重,悄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這十年,普洱茶的從業人員不斷增多,解決的就業問題不下數百萬個之多。數年前在版納賀開古茶山邂逅詩人木頭,她在山西太原開茶店,賣普洱茶,面對著山坡上的大片古茶樹,忍不住落淚說:“來到云南,才知道這些年來,原來是這些樹在養活我呀!”她說出了上千萬普洱茶從業者的心里話。這句話看上去很輕,但其實很重,并且是普洱茶十年以來最大的重。這樣的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重,它讓更多的人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價值。當然,這樣的重令人輕松,這樣的重讓那么多的葉子變成鈔票,讓那么多人的生活不再那么重了,至少可以更加輕松地喝喝茶,輕松地四處走走。
普洱茶有一種重,健康之重。這十年,普洱茶的獨特健康價值廣泛傳播。在中國逐步跨入中等收入國家,正在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的時候,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發生顛覆性的變化。這時,“味最釅”的普洱茶成了人們生活中最具健康價值,最不可或缺的茶。普洱茶神話般取代全國其它茶類的顯赫位置,成為最有知名度的中國茶類,神話的背后,其實有著最樸實的道理。普洱茶健康價值之重得到廣泛認可、傳播的過程,契合了中國人飲食結構發生顛覆性變化的腳步。寫進了當代中國發展的大歷史,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它的健康價值之重。如今,普洱茶在生活里不可或缺,許多人甚至每天都離不開普洱茶,這是在我們今天的生活里,生存的問題已經退居其次,生命的質量,已經變成了我們真正值得追求的價值。
普洱茶的重,還讓普洱茶成為我們生活里一種重要的,具有某種藝術氣質的生活內容。中國茶本就具有濃厚的文化藝術氣質, 如今,新生的普洱茶文化加入了中國茶文化大合唱,各種普洱茶文化講習、普洱茶品飲聚會;普洱茶服飾、器具;普洱茶書籍、報刊、電影、電視劇、音樂、舞蹈的普洱茶文化元素不斷豐富,令人目不暇接,讓我們變得更加文化,更加藝術。當然,普洱茶的這股藝術氣質是輕盈的,美的,符合一般藝術門類的固有氣質。而藝術的這股輕盈氣質,是幫助我們變輕,變得在精神情感更加敏感、更加細膩,更加空靈。
值得一提的是,普洱茶這股藝術之風的強勁,從兩只壺上便可見一斑。第一只壺,日本鐵壺,這種在日本早已成為文物的玩意,其工藝幾乎后繼無人,面臨失傳。竟然因為普洱茶,成為中國茶客喜愛的茶具,漂洋過海,在中國重獲新生。第二只壺,中國銀壺,這種已成極少數人收藏的工藝品,竟然因為普洱茶,重新成為深受眾多茶客追捧的茶具,從收藏架上和手工作坊里走上茶桌,成為振興傳統手工業的重要器物。從這兩只小小的壺里,可以看到普洱茶的勃興,助生了多少普洱茶次生產業!
當然,這十年,普洱茶最大的改變,是對人們觀念的改變。以前,我們的固有思維中,中心觀念幾乎牢不可破。比如,在茶上,鐵觀音、龍井、碧螺春、綠茶,江浙、福建這些詞匯,便是中國茶的中心詞匯,普洱茶、云南、邊疆之類的詞匯只能居于配角、邊緣,永遠登不了茶的大雅之堂。如今,因為普洱茶的勃興,這種觀念被極大刷新升級了,普洱茶、云南、邊疆這些詞匯不再土不拉幾了,相反卻更加具有獨特時尚的價值。如今,我們對茶的觀念,健康、生態、有機、環保這些詞匯上升早已為中心詞匯。如今我們知道,這樣的思維方式更加樸實,也更加重要,也更加接近茶文化價值的真義。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