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老茶癡者,古人稱為茶老饕(tāo)、茶老蟲。因此,茶蟲想必是受了口嗜之欲,對茶味入了迷,所以變得一日不可無茶。近日后臺多人詢問碎銀子,這個“碎銀子”究竟是什么東東?它源自哪里?品質怎樣呢?這次特地將老茶頭中的精華碎銀子的特點及優點與各位茶友分享,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碎銀子已經存在了好幾年,一般選用8年以上優質古樹老茶頭經特殊切割工藝,反復篩選后精制而成,香高、湯厚、綿滑,是普洱熟茶中的高端臻品。因外觀形似古代使用的碎銀子而得名,故稱碎銀子、茶黃金。
它本質上屬于普洱熟茶系列,是熟茶老茶頭的再加工成品。普洱茶在發酵的過程中,通過人工翻動,茶葉會產生果膠,因為果膠是比較粘稠的,所以有些茶葉就粘在一起變成一團一團的疙瘩,這是老茶頭。老茶頭有松有緊的,松的老茶頭是翻堆頻率高;而緊結的老茶頭是堆子大,茶葉壓得瓷實,翻堆頻率不高造成的。碎銀子比茶頭要小些。在渥堆過程中一些小的茶頭往往是被壓在最下面的,它密度很大,很緊結,從一堆茶頭中將這些小而緊結的挑出,在進行篩選、切削加工,表面油潤有光澤,看外形除了顏色倒和真的“碎銀子”有幾分相像,便稱之為碎銀子或茶化石。一般渥堆20噸熟茶能產生200-300kg茶頭,而碎銀子只會有50kg以下。
懂普洱的朋友一般都知道老茶頭是普洱中的極品。因為普洱渥堆的時候能結成茶塊的茶葉,都必須飽含膠質和糖份,而茶葉中最嫩最壯的部分就是含糖和膠質最多的。
從外觀上看,常見的老茶頭是紅褐色的,碎銀子表面比老茶頭要黑些,這款茶比常見的老茶頭偏黑的原因是發酵期較長,茶塊的質地更加密實堅硬。
常見老茶頭的口感:茶湯入口每喝一口陳香就慢慢的滿口散開,特別是到喉部茶湯似乎更加順滑。老茶頭茶質較厚極其耐泡,甜度和亮度更高。不管是水煮還是沖泡,湯水入口清爽醇厚,粘稠飽滿,喉部順滑,淡淡的棗香四益。
碎銀子普洱茶沖泡:
一、茶湯紅潤透亮且飽滿,比一般的熟普和老茶頭,碎銀子茶的湯色更透、更紅、更亮,頗具觀賞性。
二、香氣突出,當然這是對于這款有些年份的老料,糯米香濃得恰到好處,配合著十年陳期的陣陣陳香,異常迷人。
三、甜度不錯,剛入口還以為加了糖
四、耐泡,這是一般老茶頭的特點了,碎銀子出自老茶頭,已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二十來泡,那是小菜一碟,如果有耐心,三十多泡也可以,如果煮一下,那味道就更絕了。
缺點:厚重感、和潤度略顯不足。
其實,對于熟茶,很多人喝不慣,特別是沒喝過的朋友,但老茶頭卻往往能得到認可,這與市場上好的熟普不多有些關系,而甜度、香氣和綢滑感都不錯的老茶頭少有堆味、雜味,更為適口,導致現在老茶頭價格甚至超過了熟茶。碎銀子茶除了具備老茶頭的這些優點外,最出彩的就是它的糯香,對了就是我們小時候喝過的那種糯米香茶(云南本地的一種綠茶,工藝制作中添加了一種野生草本植物糯米香葉)的糯香,這點更讓人記住和留戀。
吃茶是人生第一要義。豐衣足食,粗茶淡飯,果腹為飽雖然是一種生活態度,然唯有吃茶,吃好茶能讓人口舌生津、體態年輕,不僅年年有好茶,歲歲有珍茗,更是長見識,知人生的禪茶修行之道。
寧喝一兩碎銀子,不喝十斤普洱茶已成為眾多茶迷對碎銀子魂牽夢繞的口頭禪。如果找不到一款好的熟茶,那就找一款老茶頭,如果找不到好的老茶頭,那就找一款有些年份的碎銀子。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責任編輯: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