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的體會: 用泡茶杯泡一些非常細嫩的高級茶,一般沖泡2次就沒什么茶味了, 普通紅綠茶的話倒是可以沖泡3—4次。
其實茶葉的耐泡程度不僅與茶葉的嫩度有關,更重要的是決定于加工后茶葉的完整性。加工越細碎的,越容易使茶汁沖泡出來,越粗老完整的茶葉,茶汁沖泡出來的速度越慢。
由此可見,一般的紅、綠、花茶,沖泡次數通常以三次為度。烏龍茶因沖泡時投茶量大,可以多沖泡幾次;以紅碎茶為原料加工包裝成的袋泡茶,由于易于浸出,通常適宜于一次性沖泡。
從營養的角度來看,茶葉中的維生素C和氨基酸,第一次沖泡后,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沖泡后,95%以上都已浸出。其他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堿等也都是第一次浸出量最大,經三次沖泡后,基本達到全量浸出。
像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泡茶杯都是帶有可以控制茶水濃度的部件,所以說想泡出一壺好茶是不難的,只要選擇一個好的泡茶杯和好的茶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