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80年代起,沉寂了200多年的中華茶道開始復興。首先從臺灣,繼之是大陸和港澳地區。茶藝、茶道、茶文化團體和組織紛紛成立,計有臺灣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臺灣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臺灣中華茶文化學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華茶人聯誼會、澳門中華茶道會、香港茶藝中心等,為普及中華茶藝,弘揚中華茶道,作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兩岸四地的茶道交流活動頻繁,經常舉辦全國和地方性的茶藝賽、茶席設計賽等。理論研究也異常活躍,近20年出版的有關茶藝、茶道、茶文化著作的數量,超過中國歷史上茶書數量的總和。并且,現代中華茶藝已走出國門,不僅傳播到東亞、東南亞,還遠傳歐美。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華茶文化全面復興,茶館業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現代茶藝館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遍布都市城鎮的大街小巷。目前,中國每一座大中城市都有茶館(茶樓、茶坊、茶社、茶苑等)數十到數百家。此外,許多賓館、飯店、酒樓也附設茶室。在許多大中城市,茶館的數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正是鑒于現代茶館業的迅猛發展,中國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1998年將茶藝師列入國家職業大典,茶藝師這一新興職業走上中國社會舞臺。2001年,又頒布了《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規范茶館服務行業。茶藝館成為當代茶產業發展中靚麗的風景。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