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在茶葉中是比較有個性的一類茶葉,其他大部分茶葉都是以散茶的形式包裝出售,只有普洱茶是一個奇葩,各種各樣的形狀都有,這讓很多剛剛喝茶的人在買普洱茶的時候就感到非常的尷尬。不知道這些茶葉的形狀有沒有什么不同的說法。哪種形狀的茶葉最好?或者最貴?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普洱茶一茶有多少種形狀。
餅茶:餅狀應該是普洱茶最常見的外形,常見的餅茶質量為357克,也有少數其他不同質量的。扁平圓形的,一提七餅,所以又稱為七子餅茶,這種形狀是唯一一種在貿易中政府有規定的形狀和規格,最常見于云南勐海茶廠。
沱茶:沱茶形狀是一種圓錐窩頭狀的緊壓茶,大小比餅茶要小,常見的沱茶質量為100克,其中云南下關茶廠生產的沱茶最為出名。
磚茶:磚茶形狀為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為主,質量一般為1000克,古代對外貿易,因為交通物流不發達,從而盡可能把多的把茶葉壓制成緊壓形的茶葉。這樣可以更方便的攜帶和交易。現在也有很多商家產出了許多小磚塊,250克一塊的,禮盒裝的那種,比較精致小巧。想比于大磚塊要好看的很多。
金瓜貢茶:金瓜茶又名為團茶,形狀有點像南瓜,因為瓜茶經過長時間的陳放而顏色轉變為金色,所以大家都叫它金瓜,古代時候,此種形狀的茶葉為專門為皇室準備的,所以他又叫金瓜貢茶。現在保存的金瓜貢茶正品僅有兩份,分區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館、杭州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兩個地方,有想親眼目睹的可以去北京故宮看一看。其他廠家做出來的都是依照其制作的。
千兩茶:壓制成為形狀大小不等緊壓型茶葉,每條茶葉都有100斤以上的重量,千兩茶之有“世界茶王”的桂冠,歷史上叫“花卷茶”因為一卷茶的重量為一千兩,所以又名“千兩茶”
散茶:這種在其他茶葉中最常見的茶葉的形態,在普洱茶中卻變成了并不太常見的狀態。茶葉制作過程中沒有經過緊壓的工藝,茶葉為自然散放的形態而存放的,就叫散茶。在普洱茶中一般常見的散茶形態為熟茶。生茶因為后期需要長時間的轉化所以大部分為其他緊壓型茶存在。
普洱茶的各種形態的形成,都有他的特定產生的環境與條件,所以并沒有說哪種形態的茶葉就是最好的,或者說哪種比較差。只看購買者根據不同的用途和環境,購買不同的茶葉就可以。
(責任編輯: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