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與青茶(烏龍茶)的區別,不同之處在哪兒?要區分普洱茶和青茶的不同之處,我們得先了解這兩類茶的基本知識!
普洱茶從茶葉本身的類型來說,普洱茶屬于黑茶類!
烏龍茶從茶葉本身的類型來說,烏龍茶屬于青茶類。
普洱茶屬于黑茶,因產地舊屬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現在泛指普洱茶區生產的茶,是以公認普洱茶區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后發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發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陳越香”被公認為是普洱茶區別其他茶類的最大特點。
青茶亦稱烏龍茶、半發酵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青茶)是經過殺青、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普洱茶和青茶(烏龍茶)制作工藝的不同
烏龍茶制作工藝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其品質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并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
形成烏龍茶的優異品質,首先是選擇優良品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嚴格掌握采摘標準;其次是極其精細的制作工藝。制作程序有晾青、搖青、殺青、包揉、揉捻、烘锫。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為“跳動做青”、“搖動做青”、“做手做青”三個亞類。商業上習慣根據其產區不同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等亞類。
普洱茶制作工藝
普洱茶的制作過程中要經過鮮葉采摘、萎凋、殺青、揉捻、解塊、毛茶干燥、毛茶分級、渥堆、滅菌、拼配、蒸壓與干燥、壓制成餅等過程!
A、采摘:手工采摘一芽兩葉為上。
B、萎凋:攤涼于無直射陽光通風干燥處三十水分,置于竹編竹篾上方。時間視鮮葉含水量及當時氣溫濕度。
C、殺青:去除青草味,蒸發一部分水分,炒制后利于揉捻成形。
D、揉捻:有機器揉捻及手工揉捻。讓茶葉細胞壁破碎,使茶汁在沖泡時易溶于茶湯,提高浸出率。使茶葉成條。
E、曬干:把揉捻好的茶葉在太陽光下自然曬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葉中的有機質和活性物質。曬青易于保留茶葉的本質原味。
F、蒸壓:把曬干的茶葉用蒸汽蒸濕,放在不同模具里壓成形。提取香味及使茶葉中果膠溢出表皮,利于壓制成型和有別于散茶的獨特香味。
G、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儲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責任編輯: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