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又以閩南文化圈為極致
說閩南話的人,是一個嗜茶的族群。
在中國,沒有哪座城市像潮州這樣與茶如此相融。
茶,已然是潮州的一個城市符號。
喝工夫茶成了一種最尋常不過的生活方式
一次家庭團聚
一根待客紐帶
更是潮人精神與靈魂的象征。
正如一位潮州人所說:
小時候,對工夫茶很迷戀;
上學了,才發現迷戀的其實是泡茶時點的小小煤油燈,那是家的溫暖;
成年了,泡茶早已用不著點燈,但依然喜歡與家人坐下來喝茶。
原來,它無關乎茶的品質,而關乎那煤油燈曾經的溫暖。
所謂“泥爐熾欖核,薄鍋沸清泉,四指動飛輪,滌器凈且熱。柔條圍細末,首沖去浮沫。關羽巡城流,韓信點兵滴”,工夫茶的程序多達二十一道,讓人嘆為觀止。作家秦牧說,潮州茶道,堪稱中國茶道的代表。來過潮州,你就知道真正的茶道在哪里了。
頗具講究的茶具
“工夫茶之特別處,不在茶之本質,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備精良”。工夫茶的茶具有講究,白瓷茶杯與蓋碗是首選。工夫茶的茶具是“一式多件”,有茶壺、茶盤、茶杯、茶墊、茶罐、水瓶、龍缸、水缽、紅泥火爐、砂姚、茶擔、羽扇等十二件,講究產地、出品。
茶葉是工夫茶的靈
并非所有的茶葉都適合泡工夫茶,沖泡工夫茶當選用半發酵的鳳凰單叢、福建巖茶、溪茶,這些均屬青茶類。
以工夫茶聞名的潮汕人,對單叢茶情有獨鐘。生長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茶樹,收獲季節大約在清明和谷雨之間,比低地上的茶季來得晚,時間醞釀出漫山茶香。“鳳凰單叢”已成為中國茶樹品種中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類型最多樣、醇厚甘爽、韻味獨殊的珍稀名茶。
工夫茶的沖法
高沖低斟,刮沫淋蓋。工夫茶重在品味鑒賞,從選茶、備器、煮水、沖泡,到斟茶、品飲。將杯子并圍在一起,壺中茶湯輪流注入杯中,每杯先倒一半,為了使每杯茶湯都氣味均勻,再輪流逐漸加至八成。這種斟法,美其名曰“關公巡城”。
行茶時,應先斟邊緣,而后集中于杯子中間,壺底最后濃汁要均勻地點點滴滴分入各杯,這一過程便是“韓信點兵”。
最后是品茶
先聞香味,再看茶湯顏色,之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分為三口品完,香味從舌尖逐漸向喉嚨擴散,最后一飲而盡,可謂暢快淋漓。這就是品功夫茶的三個境界:“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嚨,神明凌霄漢”。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