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氣,不活;茶無氣,不藏。
云南普洱茶品飲收藏第一必要條件正是茶氣。老鬼問茶說的“第一必要”,有兩個含義:最重要,不能缺。
茶氣屬于體感指標,眼看不見,耳聽不著,讓新手摸不著頭腦。有人說“茶氣”這個指標不科學,原因是它無法量化而無法應用。正式評茶場合都不用茶氣這個指標。
然而,老鬼問茶認為:不能量化不代表不存在。
真正的茶客品茶,憑的是自己那“一副自皮囊”,不是靠那些檢測儀器。茶客品茶的結果是記在心里,不是記在紙上。至于如何去量化它,那是科學家的事兒。
體感的東西“眼看不見、耳聽不著、無法量化”,那么要怎樣說,大家才能理解它呢?沒這么簡單!千年以來,好像也沒有誰能將它表述清楚,似乎是一個可意會而不可言說的東西?
好吧,既然如此,茶氣定義之事還是留給諸賢,老鬼亦不下定論,只說說自己對茶氣的感受,以供茶友參考。
茶氣是體感
茶氣好的茶,喝后會有一種通體舒暢的感覺。
有人對茶氣敏感一些,有人并沒什么感覺,所以有人認為茶氣很玄,其實都屬正常。老鬼不去定義它,但認為它常會表現為一種熱感在體內擴散的感覺。
為什么有些人感覺不到它呢?老鬼問茶以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1、體質不敏感
體質不同,或通或阻,熱感的通達擴散效果當然不一,所以有人能亦有人不能感知到茶氣。
2、有感覺卻不知道
很多新茶友只聽說過茶氣,卻不知如何感受它。就算對茶氣敏感,卻也不知某種感覺原來就是茶氣的表現。
3、未能靜心體會
大家知道茶道上很注重喝茶先靜心,要求靜下心來再喝茶。其實這對體驗茶氣是必須并很有幫助的。
茶氣強的表現
1、茶氣強,會讓人有一種熱量在體內擴散之感。有人說會項背或手心微微發熱,有人說是腰后下兩側有微溫感覺。老鬼自己則是肩頸稍下一點的位置感覺最為明顯,尤其在冬天喝茶的時候。
2、很多人說使身體發汗的茶茶氣就好。老鬼認為,茶氣讓人發汗并不奇怪,但發汗卻非一定是茶氣強所致。熱茶的熱量本來就容易讓人發汗至體表,要注意區分。
3、茶氣強的茶,即使飲用的茶湯不是很熱,身體某處也容易產生這種微微發熱之感,且不必發汗!無汗之微溫!
4、上面說的微微發熱,其實也并非必然的。不同時間、地點、溫度之下品飲同一茶品,有時就不會有這種反應。
喝完覺得特別神清氣爽的茶品,不妨多試幾次。有時不是茶氣不好,而是自己的身體狀態、所在環境或茶的狀態不是最佳造成感知不明顯,不要因此錯殺了一款好茶。
無論品飲還是收藏,茶氣是第一必要條件。茶氣不足,喝著喝著茶稍淡就不想喝了,藏著藏著茶越老就越淡薄了。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