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是一個正在開發的新領域,一切充滿著未知數,也充滿著驚喜,各式各樣的物品,不論動植物,都陸續被帶上太空,在浩瀚宇宙中寰宇。這是一件新奇的趣事,也是價值文化在航天事業中的體驗。
2005年“神六”發射成功,繪畫長卷《和平頌》被選為搭載紀念品,隨“神六”一起遨游太空。
2007年10月,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執行任務時,恰好是《星球大戰》發行30周年。影片中天行者盧克使用的光劍模型被宇航員帶入太空。《玩具總動員》電影中的宇航員動作明星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玩偶,亦隨“發現”號航天飛機進入太空。
2014年11月,“中國夢音樂芯片”首次進入太空,芯片中存儲了十位國內頂尖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歌唱家彭麗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作品一路唱響在浩瀚太空。
還有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航天紀念幣和紀念品。不論在國外,還是國內,都是非常值得各國人民收藏。
航天紀念品被廣受歡迎,不單只是價值取向,還有對航天事業的支持和民族榮譽感自豪感。
2016年11月18日下午2點34分,神舟十一號返回艙在內蒙古烏蘭察布阿木古郎大草原成功著陸。在航天員順利返回之際,全國人民尤其是茶人朋友們的內心歡騰雀躍,激動無比。
此次太空飛行,其中有一幕: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天員在駐留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期間,在太空中挑戰泡茶和倒立喝普洱茶膏!這代表著我們的科技普洱戰略取得了喜人成果,亦標志著這一杯茶將中國茶文化帶到了浩瀚的宇宙中。
茶之于中國,就如同紅酒之于法國,啤酒之于德國,茶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經歷了幾朝歷代的更迭。與其同壽的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記錄著中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葉嘉木承載著五千年的歲月,蘊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在任何時候,喝上一杯茶,都仿佛能穿越時空,尋到歷史的痕跡,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氣息。
云南是普洱茶的故鄉,普洱茶作為云南茶業為名片,與航天結下不解之緣,早在2013年,云南茶人就曾舉行過“好茶獻給最可愛的航天人”活動。近日云南省普洱茶協會會長董勝則認為,云南省政府在振興普洱茶產業戰略規劃中,提出“文化普洱、科技普洱、金融普洱、健康普洱”四個戰略發展方向。
“云南是產茶大省,是普洱茶的發源地,一直以來,云南甚至全國茶葉行業的生產主體是以茶農為主,而且茶葉加工生產依然按照傳統方式,茶葉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同時,茶葉經銷商一直延續單店單一的銷售模式,狹隘的銷售渠道不利于中國茶葉產業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云南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平華認為,要推動傳統茶產業轉型升級,必須順應時代變化,構以資源的多元化與茶產業多功能化為基礎,構建市場化的茶產業發展新機制,實現產品價值化。
普洱茶產業要發展,文化普洱要先行,科技普洱要成為發動引擎,云南普洱茶協會將工作的重點,放在發動普洱茶科技創新強大引擎方面,最大限度釋放普洱茶創新活力。云南普洱茶(膏)被帶上外太空,在浩瀚的宇宙中進行誘變及陳化的太空實驗,是云南茶葉的一大盛事。
正如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向中國航天局并天宮二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同志發致敬電是說:“這是中華茶史上的一大創舉,是人類茶文明傳播到地球外太空的里程碑!”
茶和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對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航天員這次在天宮二號喝茶,以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茶文化,對倡導“茶為國飲”,推動全民飲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成功升空,標志著中國人邁向太空的夢想開啟了新的征程。有上天的普洱茶(膏),必然會有本次航天紀念茶。
七彩云南慶灃祥“圓夢”作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升空紀念茶,是中國茶界新的里程碑,是中國收藏界必不可少的一個收藏類別,亦是中國茶人不可錯過的臻品。
普洱茶從采摘鮮葉開始,到可以品飲,只需二、三十個小時,但進入倉庫存放數年、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卻讓普洱茶的品質以及價值的展現,有著顛覆性的改變。“圓夢”普洱越陳越香,價值無可估量。
“圓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升空紀念茶,承載著無數中國人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愛收藏的你,愛茶的你值得擁有。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