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茶廠大益普洱茶的等級有9級。數字越大級別越低,價格相對越低。具體到毛茶、宮廷、特級都是以茶的金芽為主,特級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等。1級是嫩葉,隨著級別增加,葉子逐漸越大越老,到9級就是老粗葉,10級就會有比較多的茶梗。從口味上講,級別越高香氣越濃,級別越低口感越重。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大益普洱茶不同批次的品質區別。
(一)依外型分類
1、滿清帝王七子餅茶貢級野生喬木古樹茶生餅,餅茶扁平圓盤狀,其中七子餅每塊凈重357克,就是老的計量單位:七兩,每七個為一筒,表示七七四十九,代表多子多孫的含義,故名七子餅。
2、沱茶:形狀跟飯碗一般大小,每個凈重100克、250克,現在還有迷你小沱茶每個凈重2克—5克。
3、磚茶:長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這種形狀主要是為了便于運送。
4、金瓜貢茶:壓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從100克到數百斤均有。
5、千兩茶:壓制成大小不等的緊壓條型,每條茶條重量都比較重(最小的條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兩茶。
6、散茶:制茶過程中未經過緊壓成型,茶葉狀為散條型的普洱茶為散茶,分為用整張茶葉制成的索條粗壯肥大的葉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細小條狀的芽尖茶。
7、普洱茶的中級,上級品大都以沱茶及餅茶居多。
(二)依制法分類
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發酵,茶性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會轉溫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種制法。
熟茶:以科學加上人為發酵法使茶性溫和,讓茶水達到軟水好喝。以1973年后為分界點。
生茶所沖泡出來的水是青綠色,熟茶沖泡出來才是金紅色。
(三)依存放方式分類
干倉普洱:指存放于通風、干燥及清潔的倉庫,使茶葉自然發酵,陳化10-20年為佳。
濕倉普洱:通常放置于較潮濕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發酵速度。由于茶葉內含物破壞較多,常有泥味或霉味,濕倉普洱陳化速度雖較干倉普洱快,但容易產生霉變,對人體健康不利,所以我們不主張銷售及飲用濕倉普洱。
大益普洱茶同一品種不同批次的產品品質都是一致的。大益普洱茶每個批次的產品都是嚴格按照所研究和開發的獨特配方加工生產而成,所以相同品種不同批次的產品只是生產時間的安排上不同,其用料配方及加工工藝都是一樣的,產品品質穩定性能得到很好保障。
(責任編輯:八分齋)